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立足省情,聚焦农民群众“急难愁盼”,探索为农户建立信用档案,搭建智慧化服务平台,着力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在湖北省江陵县资市镇青山村的吊瓜种植基地,青山村王琼家庭农场负责人朱本堂告诉记者,建行及时发放的一笔100万元的“裕农信用贷”,不要任何担保和抵押,帮他摆脱了水灾的不利影响。自己今年收入近30万元,还带动70多户脱贫户增收。
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行湖北省分行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省、市、县三级推进机构,深入开展“千镇万村”大调研,倾斜各类资源,拉开了全行助力乡村振兴的序幕。
“农民不缺信用,缺的是信用档案。”建行湖北省分行乡村振兴部负责人说,今年以来,该行围绕经营规模、销售收入、家庭资产等指标,为全省7.25万户农户创建信用档案。将档案接入人行征信信息、行内黑名单等系统,实现“贷不贷、贷多少,信用说了算”。
数万农户信用档案的建设,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去年底,建行湖北省分行与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湖北省农业大数据库”。同时,搭建全省农业信息采集平台,联合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村委会等力量,对农业补贴、特色农业经营、农业成本等数据进行采集,接入裕农快贷等创新产品。目前平台已沉淀种植养殖补贴等各类农户数据364万户,为信贷投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今年7月,建行湖北省分行创新推出“村里”服务平台。“村民动一动手指,就可以在平台上办理政务事项、申请金融贷款、享受便民服务、了解政策信息。”建行湖北省分行乡村振兴部负责人说。截至目前,“村里”平台已在全省200多个试点村组开展试运行,计划2—3年内覆盖全省至少50%的行政村。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