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新国标实施后,升级为乘用车的低速电动车,没有驾驶本怕是开不了了。由此,也能劝退一大批想购车的老年人。
为什么低速电动车那么受我们老年人欢迎?
从2013年开始,低速电动车便迎来了爆发性增长,到2017年,全国低速电动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00万辆,现在更不用说了。受到老年人的强烈欢迎,达到如此体量,有赖于几点因素:
1、低速电动车普遍售价在2-3万元,老年人用车成本极低且便捷好停,能在大街小巷自由穿梭。
2、交通便利性提高,日常短途出行的需求增加,低速电动车解决了老年人家门口出行的问题。
3、很多低速电动车不用上牌、不买保险,甚至没有驾证也能开,“0”门槛自然受到老年人欢迎。
淘宝某“老头乐”精准的宣传页
不过,在这一片对“老年代步车”喊打的热闹声中,也有冷静的声音——“一刀切整治老年代步车,会让居家养老成为伪命题。”在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现场,市人大代表张金秀一句话,点出了交通整治对老年人出行造成的部分困扰。
张金秀代表说,当整治行动缺乏精准推行,在堵住安全漏洞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老年人正常的出行需求。
将老年代步车“一刀切”地一禁了之,恐非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小编不禁要为张代表的说法点赞。
老年人的出行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便利老年人的日常出行?
在公共交通不能覆盖的区域,比如居家周边的菜场、超市、社区医院、公园,我们老年人如何到达呢?
从家到公共交通站点,从地铁站回家,这些场景如何解决?
如果缺乏交通出行的便利,老年人就无法享受城市发展、智能化发展带来的幸福感。
这些年来,有关人士层在多种场合呼吁,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标准,允许符合安全标准的“老年代步车”上路。
事实上,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逐年上升,老年人所需要的,何止是区区一辆代步车呢!
几年前,在上海市就有几位聪明且热心为老年人排忧解难的人士发明了“上楼三件宝”,即楼道台阶处的小扶手、楼梯口整齐的三轮爬楼车、三楼拐角墙壁上小巧便利的折叠椅……自从小区在楼组配备了“上楼三件宝”,年迈体弱、腿脚不方便的老人们方便多了。类似于“上楼三件宝”这样专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老年用品,理应多多益善和不断臻于完善才好啊!
至今为止,相比电瓶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发生率,驾驶老年代步车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率要少得多,让“老头乐”“老年代步车”作为严打的专项行动名称,似乎也欠妥当。
总之,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应在充分听取老年人和老年组织意见的同时,对于“老年代步车”这一新兴产品,进行深入调研,正确对待。
一方面要加强对老年代步车的监管,另一方面,也应正视和尽可能考虑到老年人的代步需求,为老年人的安全出行提供便捷安全的途径。
这样交警部门在整治时也能区别对待,精准施政,让真正合法的老年代步车能够上路!
您家里也有“老年代步车”吗?最近您的出行有受到影响吗?您对“老年代步车”的治理和整顿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呢?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