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仪陇古隶梁洲,战国前期为巴子国地(今川东北及鄂西一带)。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灭巴国,建立巴郡,治地江州(今重庆市江北),仪陇属巴郡阆中县地。
汉代时,仪陇属巴郡阆中县和宕渠县地。晋宋齐时(公元216~501年)。今仪陇县西北属阆中县地,东南属宕渠县所辖。
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置隆城郡(以隆城山为名)及仪隆县(以大仪、隆城二山为名),郡、县同治,在今金城山顶;同时置大寅县(以大寅山为名,县治在今大寅镇)。揭开了仪陇文明与进步的新篇章。
梁天监元年(公元535年),置伏虞郡及安固县,大同中置宣汉县,郡以伏虞山(今龙呈山为名)郡治与宣汉县治在今大罗乡,安固县在今营山县安固乡。
唐宋时期,仪陇地区经济繁华,文化灿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鲜于氏离堆记》汉墨留芳,苦吟诗人贾岛千古唱和,章怀太子天平山“读书洞”名扬华夏。宋状元李协恭故里石碑启迪后人。金城山石刻熠熠生辉,为仪陇历史写下了绚丽的篇章。尤其是报本寺南宋墓葬中的石刻壁画,生动反映了这一时期仪陇地区繁华的市井生活,甚称仪陇之“清明上河图”。
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曾在金城南图山上洞中隐世读书
唐代李贤太子读书洞(现位于合作乡章怀山太子岩)
红军在仪陇
红军解放仪陇以后,随即成立了县、市、区、乡、村苏维埃政权,把仪陇和邻县的部分组成了三个苏维埃,即仪陇县、长胜县、阆南县(含仪陇部分地区乡)。仪陇县苏维埃政府,设金城镇,辖1市,11区,52乡;长胜县苏维埃政府,设立山场,辖8区,32乡;阆南县苏维埃政府,设今阆中水观音,辖15区(新政为13区一乡)。
红军将领许世友,徐向前元帅解放仪陇
红军在仪陇战斗时使用过的手雷、炮弹
红军战斗纪念地
红色故土
历史悠久的仪陇县,是朱总司令和为人民服务光辉典范张思德的故乡,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红军战斗在仪陇一月零三个月的日子里,和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携手并肩,英勇奋战,谱写了一曲曲红色战歌。
仪陇的文化艺术
仪陇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享有剪纸之乡,篆刻之乡,书法之乡的美誉,更有独一无二的大布偶载誉海外。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生产和生活内涵,是对许多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的浓缩和夸张,向人们诉说着别具一格的乡土文化。
川北大木偶,从乡村走向世界
大木偶回到发源地石佛乡演出
仪陇剪纸
民间线绣,土白布帐帘,80前的小伙伴应该都见过
今天的仪陇日新月异,文化和经济都翻开了崭新一页。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mku8@qq.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