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伊复交对中东有何影响,具有里程碑意义
3月10日,中国、沙特与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沙特和伊朗两国在中方斡旋下正式实现和解,恢复外交关系。双方将重开使馆、互派大使,并重新加强经济与安全合作。
沙伊复交既是在沙伊双方互有强烈需求以及之前双方多轮会谈基础上取得的重大成果,更离不开中国的积极斡旋与主持。消息一经公布就引发了全球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中国所扮演的突出角色更是受到普遍盛赞。这无疑将对中东地区局势产生重大而积极影响,其外溢效应正在快速显现。
沙伊复交作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沙伊复交对中东有何影响!
第一,对地区和平安全而言,沙伊复交将在中东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极大有利于促进地区和平、安全、发展大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强调,这是对话的胜利、和平的胜利。沙伊作为地区中心国家,其和解与复交将大大降低地区冲突风险,甚至重塑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对此,中国将继续支持中东国家坚持战略自主,加强团结协作,摆脱外部干涉,真正把中东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沙伊复交对中东有何影响!
同时,这也将鼓励更多中东国家独立自主地追求和平,增强主观能动性和战略自主性,为地区长远发展进步创造良好环境。中沙伊三方联合声明发布后,获得地区国家的广泛支持,阿曼、阿联酋、卡塔尔、埃及、黎巴嫩等多国政要均对联合声明和沙伊复交表示祝贺与欢迎。地区舆论也纷纷盛赞此事的积极意义。可以预见,沙伊改善关系将为中东实现和平稳定开辟新道路,也将为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国家间矛盾分歧树立新典范。
此外,随着沙伊之间政治互信的逐渐恢复,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有望打开新局。例如,随着伊朗即将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现在作为上合组织对话伙伴国的沙特今后加入该组织将更顺理成章。展望未来,中国与中东国家安全合作的平台将更多元,层次将更丰富,渠道将更畅通,成效将更显著。沙伊复交对中东有何影响!
第二,对地区发展而言,沙伊复交将有望释放巨大的发展红利。此次三方联合声明表示,沙伊双方同意将激活两国于2001年4月签署的安全合作协议和1998年5月签署的经贸、投资、技术、科学、文化等领域的总协议。这不仅将重启沙伊双边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更将有助深化中沙伊三方、乃至三国同地区其他国家间的全方位务实合作。这也有助于“一带一路”未来在中东-海湾、西亚北非乃至更广阔的地带将更加联通,中国同这两个举足轻重的能源主产国和全面战略伙伴间的能源贸易有望更多使用本币结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或将因此提质升级,助推更多发展中国家打破美元霸权垄断。
同时,这也将为地区发展理念实现革命性转变打开新的大门。相比于个别域外大国出于自身地缘政治私利的需要,图谋将地区国家(特别是沙特和以色列)拉入其操控的地区“反伊朗联盟”、不惜以牺牲地区国家发展潜力和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为代价来维持自身对中东所谓“主导”的险恶用心,沙伊复交将吸引更多中东国家践行中国所倡导的“以发展促和平”的新型安全观,为将“全球发展倡议”更好地同地区国家内外政策对接、提升发展对和平安全的守护力创造更多有益探索,为地区安全与世界和平注入更多正能量。沙伊复交对中东有何影响!
第三,对全球战略稳定与世界和平安全而言,沙伊复交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责任担当,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全球安全治理树立了新榜样、注入了新能量。正如王毅主任指出,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乌克兰问题,还有很多事关和平、涉及民生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予以关注,需要当事方及时妥善处理。沙伊复交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了重大利好消息,中国将继续支持所有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倡导所有矛盾分歧都通过对话寻求政治解决,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此外,沙伊复交还将有助伊朗同地区国家就核问题展开更坦诚、直接、有效的沟通,避免伊朗同邻国产生战略误判并引起相互间的先发制人打击,争取推动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及妥善解决伊核问题,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与核不扩散机制。
沙伊复交带来多重积极效应
首先,沙伊复交扭转了中东两大地区强国之间的对抗性关系,探索和平共处的新模式。沙伊积怨已久、矛盾复杂、影响深远,夹杂着历史、民族、教派和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的两国阵营化对抗塑造了近年来的海湾与中东地区格局,深刻影响着地区热点问题和地区国际关系的走向。
实际上,伊朗不认为海湾阿拉伯国家构成根本性威胁,加之近来伊朗国内动荡和外部制裁加剧,战略与经济压力均快速上升,希望与沙特尽快完成和解。而沙特对地区问题的看法与政策酝酿新的变化,对美国的不信任上升,努力追求战略自主,希望重新平衡与各方的关系,实现与伊朗的关系破局是关键。沙特和伊朗这一对关系长期对立而又对地区局势具有关键影响的中东大国实现正式复交,不是在强压之下的止步于恢复外交关系的消极式“冷和平”,而是寻求以合作促和平的积极式“暖和解”。
沙伊两国不仅决定恢复中断7年的外交关系,同时计划恢复20多年前签署的安全合作协定和经济社会领域合作总协定,通过各领域合作加强双边互信和共同利益基础,重新寻求建立持久、双赢的双边关系。
其次,沙伊复交为中东国际关系的整体缓和及地区格局的局部重塑提供了新动力。2020年以来,中东国家一改前几年的紧张对抗态势,相互间关系出现了持续缓和势头,以色列与多个阿拉伯国家实现建交;土耳其与以色列、阿联酋、沙特、埃及等国之间关系全面改善;多个阿拉伯国家及土耳其计划恢复、提升与叙利亚的外交关系;部分阿拉伯国家寻求改善与伊朗的关系等。
沙伊复交不仅成为中东国家间关系改善的新成果和新高潮,更为地区国家间关系加快缓和提供了良好氛围,将带动伊朗、叙利亚、卡塔尔等国外交环境的改善。由于沙伊关系影响中东地区多国的外交政策意愿与选择,两国复交进一步减轻了其他国家与伊朗、叙利亚改善关系的阻力。在此背景下,伊朗可以与更多地区国家开展对话沟通、降低战略疑虑、加强务实合作,推动中东地区格局的重塑。沙伊复交协议公布的第二天即3月11日,突尼斯总统赛义德宣布,计划恢复与叙利亚的外交关系级别并互派大使,自2012年起一直处于断交状态的两国可能将很快恢复外交关系。预计接下来还将有更多的地区国家选择跟进,叙利亚的国际环境将得到更大改善,中东国家间关系将延续改善的积极势头。
第三,沙伊复交将为中东地区热点问题降温乃至最终解决提供新思路。沙伊关系不仅事关海湾地区稳定,也关系到中东地区多个国家和多个热点问题的走势,过去多年来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也门等国局势背后都有沙伊竞争与对抗的身影。因此,此次沙伊复交可以有效降低中东地缘政治紧张程度及冲突升级风险,并为解决一系列地区热点问题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这有助于推动也门冲突的降温,有利于维护伊拉克、黎巴嫩等国的稳定,对于叙利亚问题、利比亚问题以及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的外交争端等也有积极的示范效应与借鉴意义。从长远来看,这也为中东国家通过自主协商直面敏感问题、化解复杂矛盾、重塑更有利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构建海湾地区安全新架构,从根本上解决中东国家间的安全困境,降低中东地缘政治对抗与冲突风险。
后沙伊复交时代中东地区更需保持耐心
在看到沙伊复交对中东地区局势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不应夸大其影响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众多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不可能一夕之间或短期内得到解决,在对地区局势保持乐观的同时仍需耐心和谨慎。
就沙伊关系来说,恢复外交关系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两国间矛盾并没有消失,双边关系依然十分脆弱。未来双方如何通过对话合作建立互信、进而实现双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真正实现以发展促和平,沙伊两国和国际社会都需要保持耐心。
就地区热点问题来说,缓和沙伊两国关系虽说是抓住了解决一众中东问题的“牛鼻子”,但相关问题成因复杂,牵涉到的内外因素与主体众多,并不是沙伊两国所能完全决定的,指望叙利亚问题、也门问题、黎巴嫩问题、伊拉克局势等任一问题在短期内顺利解决都是不现实的。沙伊复交对中东有何影响!
最后,还有少部分国家并不愿意看到沙伊和解,可能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对冲性操作。对地区国际关系产生复杂影响。与伊朗不共戴天的以色列可能是唯一不愿意看到沙伊复交的中东国家,这将使2020年以来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和解效果大打折扣。而美国惯于通过挑动地区对抗来维护自身霸权,极力以伊朗为靶子重塑盟友体系,服务于大国竞争议程,其构建反伊朗联盟的努力受到此次沙伊复交的冲击,更不愿意看到中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提升。
此次成功斡旋沙伊复交积极带来的积极效应,表明中国的中东外交政策立场经受住了历史考验,得到地区国家的高度认可,也预示着中国将中东地区事务中发挥更为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但既要充分认识到中东地区问题到的复杂性,更应谨防落入大国在中东地区的博弈陷阱。沙伊复交对中东有何影响!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