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旅局长花式出圈,已有100多位文旅局长“豁出去了”
有人一袭民族服饰,有人变身古装侠客,有人策马奔腾……最近,中国多地文旅局长们纷纷从幕后走到台前。对于这股“花式代言风”,各地文旅局局长能够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短视频方式,去宣传自己的家乡,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体现了文旅局长们的担当。
将军妇好、智者诸葛、枭雄曹操……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河南,文旅局长们也紧抓潮流,在这股“花式代言风”里“卷”了起来。不过,当热潮退坡,面对纷至沓来的关注与客流,这场比拼的“下半场”,还需要更多的思考与努力。全国文旅局长花式出圈!
为了吸引游客,局长们煞费苦心。有网友评论,现在没点才艺,都当不了文旅局局长了。“谁说河南文旅局长只会割麦6馍”的话题更是直冲微博热搜榜。
文旅局长不遗余力地从幕后走向台前,原因简单而直接:提升当地旅游形象,扩大知名度,从而推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全国文旅局长花式出圈!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00多位文旅局长在网上“豁出去了”。从客观效果来看,经由“网红局长”们介绍的地方,也都知名度大增、好感度提升,比较抢眼。
诸如,近期特别火的黑龙江塔河县文旅局局长都波称,舆论压力后,他们收获了塔河县宣传视频9亿多的播放量;伊犁州文旅局副局长贺娇龙的电商团队,2021年直播带货的销售额突破2.1亿元,带动直接就业人数2300余人,月均带货1200万元。
文旅局长们的“花式代言风”,也为当地文旅产业做好“下半篇文章”埋好了伏笔。
针对这股“风”,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有网友说“想出风头”“作秀”,甚至有网友称一些局长的行为是“公款拍写真”。但局长们的回应颇为坦然,洛阳市新安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王小凡表示,只要短视频“变装”为文旅产业所带来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都应当鼓励和支持;因扮相“潦草”而爆火的湖北随州市文旅局长解伟也坦然回应:“觉得我丑没关系,如果因为我丑让你看到了,并看到了我们家乡的美景,愿意来旅游,那我的工作就有了成果。”
目前看,文旅局长拍摄短视频整体上还是很受欢迎的。这是因为,网友对于官员能够改变正襟危坐的保守形象产生了新鲜感,也为他们亲力亲为给家乡当代言人而感动。然而,文旅局长当“网红”须有风险意识,偶尔为之可以,不能过度依赖,“网红+官员”两个身份的叠加,可以吸引眼球,也有可能被流量反噬。全国文旅局长花式出圈!
作为游客,通过短视频的介绍到达一个地方,很大程度上还带有“开盲盒”的性质,他们“向往中的美好”,初期是在大脑中构建而成的,迫切需要在现实中找到落地的对应,万一出现较大反差,就很容易导致旅游体验不佳。
近日,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投诉某旅游景点一酒店,没入住提前退房,商家却不退钱,而且多次在网友对酒店的评论下留言辱骂游客。对此,最早一批的“网红”局长、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洪发声,要坚决维护当地旅游市场繁荣稳定,“如果谁砸了我们甘孜旅游的锅,我一定砸了你的饭碗”。
借助短视频,可以吸引来巨大流量,但在将流量变现、游客引进来后,需要着力思考如何让游客留下来。局长们和文旅工作者要出实招,认真谋划文旅发展蓝图,着力提升文旅市场品质,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精心培育特色产品和项目,从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升游客体验和目的地的知名度美誉度,将视频的短期效应转化为常态化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
旅游需要“网红”,但“网红”不是旅游的全部,宣传推广只是第一步。所以,文旅局长们不能舍本逐末,只将功夫下在“花式内卷”上,为“成名”而“成名”;也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当地实际,为好看而“制造”好看。这就要求在拍片宣传时尽可能地诚实、诚恳,为游客提供的服务更要及时、全面、贴心。
说到底,文旅局长走红只在一时,能否持续吸引游客,取决于各地能否不断提供优质的文旅产品和服务。“出圈”只是发展文旅事业的第一步,获得流量之后,还需要高质量的景区服务、景区设施,才能把流量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效益。全国文旅局长花式出圈!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