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癌症中心公布中国十大高发癌症:中国第一大癌曝光!
3月27日消息日前,《中华肿瘤杂志》发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重磅文章,发布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数据,公布了我国前十位恶性肿瘤发病情况。
数据显示,肺癌仍是我国第一大癌,发病率为82.81万例,是排名第二的结直肠癌(40.8万例)的2倍。胃癌、肝癌、女性乳腺癌分别位列第三、四、五名,发病率均超过30万例。前五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部新发病例的57.27%。排在第5~10位的为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脑肿瘤、胰腺癌,发病数均超10万例。其中。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是主要的肿瘤死因,约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69.25%。
这份报告根据全国各肿瘤登记处上报至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2016年恶性肿瘤登记数据,共覆盖人口3.8亿人。因为全国数据收集、整理和核查等需要时间,因此,癌症数据报告通常有一定的延后。国家癌症中心公布中国十大高发癌症!
该文指出:中国恶性肿瘤负担依旧较重,恶性肿瘤负担地区差异及性别差异明显,癌谱结构仍然呈现发达国家癌谱与发展中国家癌谱共存的局面,恶性肿瘤防控形势严峻。
四川省肿瘤医院省癌症防治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乔良在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在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高发癌种。国家癌症中心公布中国十大高发癌症!
肺癌。
除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和青海省外,肺癌在其他地区均位居首位。该报告的研究者称,这可能和我国当前居高不下的吸烟率有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显示,2007~2017年全球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至19.2%,但2018年中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吸烟率超过50.5%。乔良分析,西藏、甘肃等地肺癌发病率低,可能与当地大气污染程度较低、空气质量较好有关。
肝癌。
西藏自治区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第一的是肝癌。有研究显示,西藏地区高原世居藏族原发性肝癌的发病人群以男性为主,主要为伴乙肝病史的中年男性农民和伴酒精肝病史的中年男性公务员人群。可见,在西藏地区,感染和喝酒是引发肝癌的主要因素。国家癌症中心公布中国十大高发癌症!
结直肠癌、前列腺癌。
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如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前列腺癌高发。乔良介绍,结直肠癌、前列腺癌通常被称为“富癌”。也就是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居民的饮食结构通常更倾向于高脂饮食、高能量饮食,易引起肥胖或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从而导致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癌症高发,尤其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其发病顺位就会相对靠前。国家癌症中心公布中国十大高发癌症!
胃癌、食管癌。
胃癌发病率在甘肃省和青海省恶性肿瘤中排首位。乔良介绍,除遗传因素外,胃癌及食管癌的发生主要与饮食习惯有关,比如暴饮暴食、食物较硬、生冷饮食、辛辣刺激类食物、腌制类食物等,容易刺激胃黏膜或食管黏膜,导致上皮细胞发生不可逆的突变,最终发展为癌症。有研究称,缺乏维生素与胃癌、食管癌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尤其在偏远地区或常年缺少新鲜蔬菜的地区,营养素摄入有限,也可能导致胃癌和食管癌的发生。上述新研究显示,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食管癌位居第15位左右,也佐证了这一点。
甲状腺癌。
在全国发病位居第7位,但在天津市、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升为第2位。另外,甲状腺癌主要发生在女性人群中,位居城市女性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第4位,农村地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8位。新研究分析,近10年来,女性人群甲状腺癌的发病每年增幅超过20%,可能与当前恶性肿瘤诊疗水平和居民健康意识提高有关,但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在过去10年来维持较低增幅,每年约增1.6%,说明当前的发病增加可能与过度诊断有关。
鼻咽癌。
在全国恶性肿瘤发病顺位中排名第20,但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江西省、贵州省均位居前10位。乔良表示,一些地区居民常食用的腌鱼等腌制类食品,含有大量的亚硝胺化合物,最终会还原成强致癌物亚硝酸盐,是鼻咽癌的一个诱发因素。另外,有研究显示,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在沿海地区潮湿的环境下具有较强的繁殖和存活能力。因此,EB病毒感染是导致沿海地区鼻咽癌高发的原因之一。国家癌症中心公布中国十大高发癌症!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