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泾渭视频 报道:近日,广东广州。一女子在地铁上的照片被AI一键脱衣,造谣图在网络广泛传播引发关注。
虽然AI一键脱衣相关软件早已被封禁,但网络上并不难找出替代品。有博主发视频称,在现今AI强大的算法下,时间、地点都对的上的情况下,伪造的谣言对普通人来说百口莫辩。
法律代价
“造黄谣”行为需要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受害者应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诉羊城晚报记者,“造黄谣”主要涉及以下法律问题:在刑事层面上,传播编排淫秽、侮辱信息,涉嫌诽谤罪、侮辱罪,若有大量传播并牟利的,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在行政层面,该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网络安全法等;在民事层面,主要是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朱巍称,在具体案例中,公安机关会视造谣者的主观恶性、悔过程度、社会危害度等,综合考虑是否构成刑事犯罪,一旦构成,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并移交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不过,若造谣者的行为构成的是侮辱罪或诽谤罪,则需要受害者提起自诉。“社会影响较为恶劣的,自诉转公诉也有可能,如2020年的杭州谷女士被造谣出轨快递员一案就是这种情况。”朱巍说。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