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洛林高原摩泽尔河和塞耶河的交汇口,有一座名叫梅斯的小城。
这两天,这座法国的工业重镇,备受关注。
当地时间3月25日,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在梅斯落下帷幕,来自中国代表团的29名选手参加了9个类别20个项目的竞赛,获得6金7银7铜的成绩。浙江籍选手获4金2银1铜,实现了浙江参加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金牌零的突破,在金牌数、奖牌数上均位居全国各省(区、市)之首。
其中,王晓珍获美发组金牌,陈良杰获文本处理项目金牌,胡春芳获钩针编织项目金牌,郑云海获食品雕刻项目金牌,郑建胜获室内摄影项目银牌,宋天宁获网页制作项目银牌,吴向东获木雕项目铜牌。
有00后,也有70后,但都有一颗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工匠心。
6岁听力神经断裂
00后小伙这次拿回一枚沉甸甸的金牌
初三毕业,郑云海入读杭州第一技师学院中式烹饪专业。一次校园开放日,郑云海在烹饪专业的技能展台上看到了一只只用胡萝卜雕刻的鸟、一朵朵用心里美萝卜雕刻的花,深深被吸引。可是当他自己上了食品雕刻课后,才发现,食品雕刻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简单。于是他就苦练基本功。
比如,雕刻一朵月季花,需要练习握刀的手法、下刀的深度、花瓣的层次感。为雕刻出一个很好看的花心,需要一遍遍尝试,从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前前后后花了两周时间,郑云海终于雕出一朵非常逼真的月季花,“切到手是常有的事,那段时间感觉手上无时无刻不贴着创口贴。”学习的过程中,郑云海遇到了恩师李小明。在李老师的训练和指导下,郑云海被选入了集训队。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师生职业能力大赛冷菜雕刻项目一等奖,第八届全国饭店业职业技能竞赛(浙江赛区)暨长三角美食文化周厨艺大赛荣获艺术冷拼项目金奖、食品雕刻项目金奖,2021中国创新与传统中餐厨艺大赛获果蔬雕刻金牌……坚持不懈的训练和扎实的基本功,让年轻的郑云海成为了领奖台的常客。而这一次是郑云海第一次代表中国出战。
近两个月的集训,每天郑云海都会进行8个小时的模拟比赛训练,“越临近比赛训练越多,有时从早上六七点一直练到晚上八九点。”真正开始比赛,郑云海却很平静,“最难的是国外食材的不确定性,这么多年的训练,我相信自己可以的。”最终,郑云海凭借出色的发挥,一举拿下了食品雕刻项目的冠军。五星红旗升起,郑云海难掩内心激动,放声高呼。
我们家出了世界冠军 朴实的家人几次激动落泪
一辈子坚持做好一件事 两位拿奖的小姐姐希望大家都能更勇敢
在之后的学艺中,王晓珍凭借自身的聪慧和不懈的努力,理发手艺日渐精湛,不仅有了许多慕名而来的顾客,也在残疾人技能比赛中获得无数的荣誉。1975年出生于萧山的胡春芳这次拿到世界冠军的项目是钩针编织。一根针、一条线,胡春芳说,编织带给她精神上的享受,而钩针编织这门艺术,更需要她学会对自然美、生活美的理解。30余年,无数条细线在她手中汇聚成一件件饰品,并拥有了灵魂和生命。
从小就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另一位金牌获得者来自嘉兴平湖
陈良杰,获文本处理项目金牌。1986年出生于嘉兴平湖,听力残疾。
从小就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认真学习文本处理技艺。曾多次获得浙江省、嘉兴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文本处理项目第一名,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此次在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上摘冠,也使得他实现了计算机文本处理的大满贯。
了不起!祝贺!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