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马鞍镇金山村粮油产业基地迎来了一批“学员”,他们一起参观了解无人机喷药技术,学习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交流经验做法。这些“学员”都是来自马鞍镇各村(社区)的党员干部和第一书记。每半个月,马鞍镇就会组织党员干部来到全县做得好的村(社区),深入到田间地头学习取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马鞍镇金山村是仪陇县万亩高产粮油示范基地,目前已发展1600余亩稻鱼共生产业和1200余亩高粱产业。当地采用“党建+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发展特色农村产业,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
眼下,正是柑橘蔬果的时节。这两天,福临乡建华村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村民如何为柑橘树蔬果、压枝、施肥等,解答果农提出的一些技术难题。
建华村山大沟深、三面环山。该村因地制宜确立了“山上生态戴帽子,山腰果树挣票子,河坝土地保肚子”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流转土地、返乡创业,招引5名党员和5名返乡农民工带头投资,并陆续建成水产养殖、蔬菜种植、柑橘种植等10个家庭农场,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电商”的经营模式,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万元。如今,建华村在党建的引领下,党组织强了、产业大了、村民富了,初步实现了党建强村、产业富村的新局面。
福临乡副乡长廖一飞告诉记者:“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把广大的基层党员和群众团结起来,一起投身到乡村振兴这个伟大的事业中来,齐心协力把建华村的经济发展好,建设好。”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牛鼻子”工程,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示范带、基层治理示范片、村集体经济示范点。以带农、惠农、富农、兴农为导向,进一步增强农户参与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聚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致富项目的红火局面逐步成型。2021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达1.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