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响起,重庆市巴南区莲花街道万泉街社区居民李秀兰与一班“姐妹儿”在小区空坝上跳着欢快的广场舞。
这些日子,万泉街社区居民总喜欢在小游园里坐坐。这是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适老化小游园,大家拉拉家常,摆摆龙门阵,邻里之间的感情更浓了。
万泉街社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设施日渐老旧,居住环境较差,亟待改造。改造是好事,但怎么改需要大家群策群力。
为此,社区召开院坝会,一座小凉亭、几张小板凳,轻松的环境、亲近的距离让居民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万泉街社区老年居民占比大,而老人健身活动空间有限,这是我们的治理难点。”一场场会议下来,万泉街社区党委书记杨坤梅抓住了改造痛点。
针对这一问题,2022年7月莲花街道耗时两个月建成面积2516平方米的“万泉街小游园”。“出门即可锻炼,下楼即可娱乐。”杨坤梅说,小区改造解了居民的难题。
如今,这里已变身为颜值高、功能性强的“口袋公园”——色彩明亮,干净整洁,绿化景观和彩色路面相得益彰,为老旧小区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真正实现“推窗见绿,推门见景”。
同时,小游园还增设了羽毛球网、乒乓球桌、健身器材、议事亭等设施。居民不出小区便能满足健身、散步、议事话家常的需求。
“现在周围小区的居民都羡慕我们。”居民张静自幼便在万泉街社区居住。看着小区一天比一天好,她感觉日子更有奔头了。
万泉街社区只是一个缩影。在重庆市巴南区,老居民楼披上新装,荒草地变身“口袋公园”……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持续推进。
短短几年时间,在花溪街道红光社区重庆联环蓄电池隔板厂家属区,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如今闲暇时刻,居民在凉亭内唱歌、跳舞、下棋,在亭外草坪间悠闲地散步,居民自觉清扫院坝落叶……小区的改造带来了新风尚。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