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峦重叠,群山连绵。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滇西南边境线上,全县约99%的面积是山区。
人们还记得,这个藏在大山里的小城,去年迎来一则喜讯:2021—2022学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Coding创意编程赛项中,43人进入决赛,6人获奖。这6人中就有沧源县勐董镇中心完小教师陈元春培训的学生。而今年44岁的陈元春,其实是一名“半路出家”学习编程、从事少儿编程教学的乡村语文老师。
最初接触编程这一概念时,陈元春既兴奋又焦虑:“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乡村的孩子怎样跟上新发展?”
沧源县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教育信息化发展滞后。2018年,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对口帮扶沧源县,给这里带来了教育信息化资源。当年11月,在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下,沧源建设了一间县级创新学习中心,开展10场教师培训。陈元春就是县里第一批接受青少年编程教育培训的老师之一。
培训的编程教学方法,是通过可视化图形编程软件,像搭积木一样,组合不同功能模块的编程指令,以实现动画、游戏等特定的功能。即便如此,对于零基础“跨界”的陈元春来说,挑战也不小:“编程的过程涉及顺序、分支、循环等程序设计和思维方法,也会用到数学等学科的知识,还是有难度的。”
在参加培训的老师里,陈元春是年纪最大的。她一期不落地参加线上和线下培训课,并将课件拷贝回家,利用休息时间自学。学着学着,陈元春愈发感受到编程教育的重要:“学习编程不仅仅能见世面、开眼界,更能锻炼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勐董镇中心完小的学生大多来自周边村寨,平时寄宿在学校。经过培训,初步掌握青少年编程教学方法的陈元春,决定在学校组建编程兴趣小组。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