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电,据伊通社和沙特通讯社消息,4月6日,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与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在北京会晤,讨论重开大使馆的步骤和其他双边问题,并发表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指出,双方强调讨论扩大双边关系的方式以及启动两国安全合作协议和经济、贸易、投资领域合作总协议的重要性。
双方同意在约定时间内重新开放外交使团,着手采取必要措施开放两国驻利雅得和德黑兰大使馆以及驻吉达和马什哈德总领事馆。此外,伊沙两国将继续在技术代表团之间开展必要协调,以研究扩大两国合作的方式,包括恢复官方代表团、私营部门互访及航班,为两国相互签发签证提供便利。
双方对中国主办本次会议表示感谢。
该声明称,沙伊两国同意在约定时间内重新开放两国大使馆,并采取必要措施开放两国驻利雅得和德黑兰的大使馆以及两国驻吉达和马什哈德的领事馆。双方还同意继续在技术代表团之间进行必要的协调,以研究扩大两国合作的方式,包括恢复官方代表团和私营部门的航班和互访,为两国签证的签发提供便利等。
“双方同意在任何能够确保地区安全与稳定、实现两国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领域扩大合作。”该声明称,“会议结束时,双方对中国主办本次会议表示感谢。双方还感谢瑞士为保护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利益所做的努力。”
4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今天在北京举行会晤。请中方介绍有关情况。
毛宁介绍,应沙特和伊朗方面提议,今天中方接待了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来北京举行会晤。秦刚国务委员兼外长同沙伊两国外长会见,沙伊两国外长宣布恢复外交关系,并签署联合声明,双方均表示愿意按照今年3月沙伊北京对话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继续推进改善双方关系进程,并感谢中方为推动双方对话发挥的重要作用。
毛宁表示,中方对沙伊双方持续改善关系表示欢迎和赞赏,愿继续积极发挥斡旋作用,支持沙伊双方不断增信释疑,实现睦邻友好,为促进中东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毛宁指出,沙伊进一步改善关系,充分表明地区国家有意愿,也有能力掌握地区和平与发展的主导权。中东地区近期一系列的互动也说明求和平谋发展是中东地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国际社会应当帮助中东国家化解分歧,加强团结。挑动矛盾、制造隔阂、分而治之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伎俩,理应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
“作为中东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中国将一如既往尊重中东国家的主人翁地位,是支持中东和解、和平、和谐的力量。中国将同中东国家共同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促进中东安全稳定、发展繁荣和包容和谐。”毛宁称。
在重新互相开放使馆之前,伊朗与沙特已经开始阶段性推进关系正常化。去年,伊朗和沙特的代表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了多轮会谈。
据之前报道:
伊朗和沙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
伊朗媒体3月10日报道称,伊朗和沙特已经同意在两个月内恢复外交关系并重新互相开放大使馆。
据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10日报道,经过几日谈判,伊朗与沙特当日在北京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并在最多两个月内重新互相开放大使馆。
在重新互相开放使馆之前,伊朗与沙特已经开始阶段性推进关系正常化。去年,伊朗和沙特的代表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了多轮会谈。
2016年1月初,在沙特处决什叶派神职人员奈米尔之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宣布对沙特进行一场“神圣报复”,愤怒的伊朗示威者袭击了沙特驻伊朗大使馆。此后,沙特切断了与伊朗的外交关系。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