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红张梓睿汪泽宇文/图
金牛送旧千家乐,玉虎迎春万户欢。时值虎年春节,笔者深入基层,与农民工、脱贫户、创业者促膝谈心,聆听他们的心里话,记录他们的新生活,感受全面小康的幸福模样。
农民工马玉玲:
住进新房迎新年
马玉玲一家在新房子里看电视。
1月31日(除夕),马玉玲的新家亮堂堂的,不时传出欢快的音乐声。灶台上摆放着蔬菜、鸡腿、红酒和自制腊肉等,她正忙着张罗全家的年夜饭,“在新房子过第一个年,得准备丰盛些,代表幸福吉祥。”
马玉玲的新家在新政镇大东社区一小区,去年底刚刚装修完成。小区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离学校、市场、医院不到1公里。新家装修得简约清新、温馨整洁,家具家电一应俱全。与过去的居住条件形成天壤之别,一家人对如今的幸福生活很是满意,“咱农村人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马玉玲过去居住在金城镇红岩村猫儿山,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一直住的是土坯房。看到邻居都在外买了房,想到儿子也到了结婚的年龄,马玉玲十分焦心。这些年,夫妻二人常年在外务工,吃得苦,舍得干,节约用,终于攒足了房款,走出山村、落户城市的向往变成了现实。
“县城街宽景美,宜居宜业,不久还要通火车,我们家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马玉玲微笑着说。
晚上8时,一道道美味佳肴端上餐桌,马玉玲一家三口举起酒杯,为新的一年干杯。客厅的墙上,55英寸的彩色电视机播放着春晚的直播,一家人一边欣赏着精彩节目,一边享受团聚的幸福时刻。
“等儿子娶了媳妇,我就不出门了,在家带孙子。”马玉玲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近年来,仪陇县围绕“现代滨江山水园林城市”目标定位,拓展城市骨架,更新城市面貌,建设城市公园,完善城市功能,一座绿色宜居幸福之城屹立于嘉陵江畔,让更多的人选择在这里安居乐业。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仪陇县城常住人口达18.1万人。
脱贫户周家兴:
“党的政策好,日子会更好!”
“周大厨,去街上办年货嗦!我家娃儿结婚的时候早点来哈,多费费心咯!”走在前往铜鼓乡场的道路上,行人热情地跟周家兴打招呼。周家兴是仪陇县铜鼓乡小有名气的厨师,平时乡亲们有红白喜事都找他下厨。
周家兴一家原本住在铜鼓乡凌云山村的一个悬崖边上,破破烂烂的两间土坯房,承载着一家人过去困苦的生活。“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一到暴雨天,晚上根本睡不着,担心房子垮了!”周家兴回忆起以前的老房子,仍是心有余悸。
“感谢政府,我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如今住进了砖瓦房,还挨着马路,出行十分方便。”跟着周家兴的脚步,笔者来到他如今的新家,小小的院落明亮宽敞,门口贴着喜庆的春联,雪白的墙上贴着大大的“福”字,彰显着一家人如今的幸福生活。
“早年因为患病造成四级残疾,行动不便,不然他也不至于成为贫困户。”凌云山村党支部书记刘炳良介绍,周家兴为人善良、勤快,在政府支持下,他很快就掌握了养鸡技术,每年能够出栏上千只鸡。不仅如此,周家兴还拜老师傅学艺,学得一手好厨艺,附近的乡亲办酒席都请他当大厨,对他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一家人很快脱了贫。
“女儿读六年级了,成绩很不错。党的政策好,日子会更好!”周家兴一边说着,一边把关在一旁的大公鸡捉了出来,“明天就是除夕,把鸡杀好,菜备好,做上一大桌菜,一家人开开心心过大年!”
周家兴带着女儿一起忙碌着,下班回来的妻子则在厨房里准备着当天的晚餐。前两天在街上买回来的大鲤鱼在水缸里一个翻身,一圈水波荡漾开来,像极了周家兴脸上随着笑容绽开的皱纹。
创业者熊朝学:
“政府兜底,助我圆了创业梦!”
1月30日一大早,熊朝学的养殖基地就热闹了起来,这边房里在粉碎草料调配饲料,那边牛圈里传来低沉的“哞哞”声。阳光透过屋顶照在黄牛身上,毛色油亮如同镀了一层金。熊朝学驾驶着运料车投饲喂食(如上图),看着健康、干净的黄牛,满心欢喜。
2016年2月,熊朝学毅然决然放弃大城市的繁华热闹,回家创业养殖黄牛。4000多平方米的圈舍建好后,他饲养“西门塔尔”“夏洛莱”等优质肉牛达100余头。
“被实惠的回乡创业政策所吸引。想着给老板打工,不如自己做老板,便回家来搞肉牛养殖。”熊朝学说到创业的初衷,初期周转资金和养殖技术是两大难题,多亏有政府兜底,及时请来专家带来技术,积极对接银行为他申请办理贷款,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2017年8月,第一批肉牛上市销售后,熊朝学一算账居然亏了。他反思总结,在原有的养殖基础上,引进先进设备、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流转120亩土地种植黑麦草、皇竹草。还购买稻草、甘蔗渣、酒糟、豆粕等与青饲料调配饲料,降低养殖成本。
在养殖基地务工的郑照连告诉笔者,喂牛、割草全是机械化操作,既节约时间又节约人工成本,比改进前每天能节约4个多小时,8个人的活4个人就能干完。
“前期亏损是在意料之中。2019年开始效益渐好,现在养殖规模达到350余头,出栏后每头纯利润在6000元以上。”熊朝学说,如今终于圆了自己的创业梦。
熊朝学的养殖基地小有规模,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熊朝学说,党的政策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农村发展越来越好,乡村振兴指日可待。如今,熊朝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肉牛养殖基地也被评为“党员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