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新闻网讯(记者 余东曜)在边远的大仪山里,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为党旗增辉,为教坛添彩”是他写进《入党申请书》中的一句铮铮誓言。在他教书育人的36年里,无偿资助学生、帮助乡邻已成为习惯,撰写发表的文学作品体现着他对党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他就是大仪小学退休教师陈敏生。
1978年,26岁的陈敏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走上三尺讲台,这一干就是36年。在他执教的36年里,资助贫困学生无数,但他自己却从来没有记过,只要孩子们能成才,就是他最大的希望。大仪镇小学副校长席锐是陈敏生的学生兼同事,在他心中,陈老师特别富有爱心,富有同情心,并且热心公益事业。席锐告诉我们,在2002年身为大仪的学子,后毕业于仪陇中学,双双考起大学的陈丽荣、陈俊生两姊妹。陈敏生在当时工资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慷慨解囊,给每个学生资助1000元,这件事让他很受感动,也触及了他们每一个老师的心灵。
陈敏生在最大程度解决困难学生经济问题的同时,还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思想高度,用爱与学生相处,用言行以身作则。
2014年8月,陈敏生退休。但他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不仅继续帮助资助困难学生,还积极参与社区调解,关心关爱乡里邻居。廖晓华是和陈敏生住在一个社区的老人,2016年,廖晓华被查出患有食道癌,一度丧失活下去的信心。陈敏生知道后,不仅给与经济援助,还经常到廖晓华的家中嘘寒问暖。
像这样团结邻里、资助学生、关心老人的事情,陈敏生做了很多。在新冠疫情爆发时,陈敏生主动联系到大仪镇党委,拿出16000元作为“特殊党费”形式捐出。大仪镇长兴社区副书记蔡光玉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年轻党员,陈敏生的这些事情给他们做了一个好的榜样,虽然早已退休,但依然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让年轻党员学会了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给群众带好头,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退休后,陈敏生没有闲下来,他把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自己读书的心得,写成诗、散文等文学作品,相继发表在各类诗刊杂志。2021年4月,他撰写的征文“我来说几句”荣获第八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陈敏生多次被评为仪陇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他说这些荣誉都是过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还要继续做好当下,继续发光发热。陈敏生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即使退休了,但要保持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习总书记的“四有”,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党,伟大的国家感到骄傲自豪,应该继续努力,把一生献给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