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德故里国家5A级景区里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个个能歌善舞,都舞台上的活跃分子,每天以歌、舞等舞台艺术表演形式为游客展示仪陇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及“两德”精神。他们就是仪陇东方歌舞团的演员们。
每天清晨,当大多数人还享受着周公所赐的美梦时,景区歌舞团驻地丁氏庄园的院子里早已热闹开来,演员们有的练嗓子、有的压腿、有的下腰······繁忙的一天就此开始。
仪陇东方歌舞团有演职员30多人,他们整天都在忙碌中度过。用餐时是他们最放松的时侯,晨练过后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早饭很闹热。
在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来临之际,为把更精彩的歌舞表演给广大游客,歌舞团的演员们不辞辛劳,起早贪黑加紧排练。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剧目编排,今天要首次带妆彩排,演员们在相互帮助进行化妆。
狭小的化妆间里打粉的、描眉的、换装的······忙得不亦乐乎。
上午八点半彩排开始了,穿好演出服装带着道具的演员陆续来到丁氏庄园中院准备彩排。
今天彩排的第一个舞蹈是表现客家人丰收时的喜悦情景,舞蹈名称叫《喜悦丰收》,演员们在丁氏庄园门厅里展示《喜悦丰收》的舞台造型。
排练中的客家民俗风情舞蹈《喜悦丰收》。
2008年东方歌舞团应朱德故里管理局之邀常驻景区丁氏庄园内,主要以红色歌舞、客家歌舞、民族歌舞为载体,宣传“两德”故里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民俗文化。
空中鸟瞰占地面积达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有房屋108间,集居住与防卫为一体,历时19年才建成号称“川北第一庄”的丁氏庄园。东方歌舞厅就在这座庄园里天天为广大游客演出。
由于歌舞团人员有限,往往一名演员要兼多个角色。所以他们个个都是全能手,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刚结束《喜悦丰收》彩排的两名演员又开始木偶表演的排练。川北大木偶蜚声海内外,仪陇是发源地,由于丁氏庄园表演场地有限相比川北大木偶这两个木偶体形小了很多。
仪陇东方歌舞团里年轻人居多,因演出任务在身,演员们大都与家人亲友聚少离多,每当新歌新舞编排出来时,几个人挤在一起玩自拍发到微信里与亲朋好友分享。
歌舞团演员们这段时间都是超负荷运转,除了排练每天还要为游客表演。上午的排练11点结束,此时的演艺厅已座满了游客,大家立即投入到演出中去,精彩的表演赢得游客的阵阵掌声,大家拿出手机、相机拍下这精彩的一幕。
连续4个多小时的紧张排练和演出,中午时多数演员显得有些体力不支,舞台上的那股子活跃劲已没有了,丁氏庄园门厅里是她们放松的最好去处。
虽说演员们个个能歌善舞,工作很辛苦,可深居景区内业余生活却很枯燥,但他们以苦为乐。中午闲暇之余两名演员摆开战场要“杀一盘”,旁边看的看、说的说依然笑得十分开心。
演员们每天都在繁忙中度过,除了为游客表演其余大多数时间都是置身于新歌、新舞的创作排练中。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他们在加紧排练歌颂伟大长征精神的红色歌舞《丰碑》。
《丰碑》一次彩排结束时,导演来到舞台给演员说戏交流,并及时指出需要更改的地方。
2016年12月1日是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为歌颂朱德同志的丰功伟绩,演员们在排练改编后的红色歌舞《朱德的扁担》。
舞台上演员把最美的一面展示给观众,而台下他们往往要付出更多,风里来雨里去,生活没规律,即是寒冬天也要穿着夏天的衣服表演。这是她们为12月1日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活动而改编创作的舞蹈《人们的光荣》。
东方歌舞团成立于一九七九年,是仪陇唯一一家专业性文艺演出团体。歌舞团除了常驻景区演出,还承担着每年送文化下乡、文化惠民工程以及我县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的文艺演出。图为送文化下乡走进思德乡演出现场。
参加《仪陇之声》广场文化惠民活动,演出他们自己创作的情景歌舞《朱委员长回故乡》。
客家民俗歌舞《杯花》参加朱德故里争创5A景区省级验收时的表演。
参加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红土情》大型情景交响音乐会的演出。
仪陇东方歌舞团自2008年入住景区以来,他们以红色歌舞、客家歌舞等表演形式,为宣传仪陇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及“两德”精神而默默地奉献着。八年来,共演出2万多场有3百多万游客观看过他们的表演。图为仪陇东方歌舞团部分演职员。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mku8@qq.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