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楼市,真的冷了。
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0月份的房地产各项数据,结果一点也没有出乎预料。楼市迎来大变局:房子重回1万内,18城跌回4年前。
1、均价重回1万元以内。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总面积达到了143041万平方米,同比上浮7.3%,比2019年也增长7.3%,两年均涨3.6%。
与此同时,另外一组数据也值得关注,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额累计达到147185亿元,增长11.8%。我们用新房销售额除以销售面积,不难计算出,在前十个月里,商品房的销售均价为10290元/平方米。同比2020年底均价9860元/平米略有增长。
价格涨了?别急,还有另外一组数据更加能说明问题。
从10月份单月销售额和销售面积来看,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10月份单月销售面积为12709万平方米,销售额为12390亿元。我们同样用销售额除以销售单价,可以计算出,10月份单月商品房销售均价为9749元/平方米。
均价9749元,这比2020年的9860元要低得多,可以说,当前的房产价格,已经跌回到了1万元以内,而且回到了2年前的水平了。
2、还有18个城市重回4年前。
除了全国房市均价重回万元以内之外,还有很多城市的房市价格出现了大幅回落的情况,比起2020年初的价格水平,新房出现明显降低的达到了11个之多,例如湖南常德降幅较为明显,随后广西北海、云南大理。
数据显示,在新房方面,有11个城市的新房(包括1个中心城市黑龙江的哈尔滨)跌回到了1-2年前的状态。
新房的价格下滑同时,二手房当然独木难支,在二手房数据方面,价格比2020年初明显降低的达到18个城市,这也就意味着,至少有18个城市的二手房销售价格跌回4年前水平。
3、大变局:房子重回1万内,传递什么信号?买房人该看看。
为什么房子会下滑?这一点,其实王健林早就给出了答案,王健林在2017年万达官微商宣布,万达将要正式从房地产转向文化旅游领域。随后在多种场合中,王健林提到,万达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将不再是房地产,而是其他行业,房地产在他的眼中,已经不那么值得投资了。
在一次杂志采访中,王健林对访谈者说到,纵观全世界各个国家,没有哪个国家的房地产能持续兴盛超过50年的。王健林的言外之意很明显,我国的房地产已经高速发展了20多年,根据50年的经验判断,时间已经过半,现在进入下行轨道,其实际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其实,王健林所言,并非空穴来风,一系列新的因素正在发生转折,楼市注定不会重回过去20年的“辉煌年代”了。
经济学家任泽平对于房产曾这样说过,影响房产的因素主要有3个,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2020年至2021年,这三大因素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折:
首先在人口方面,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14亿人,但是年龄结构却出现了较大的转变,60岁以上的老年人增加到了2.6亿人,老龄化比重超过18%,与此同时,新生儿减少、生育率降低成为了另一个突出的现象,2016年二胎放开之后,依然没能阻挡住新生儿下滑的态势,2020年全年出生人口1200万人,同比大幅下滑。
而我们知道,商品房本质依然是一种市场化的商品,只有大量的人进行消费,然后购买交易才能产生价值。过去的20年房产之所以猛然前进,依赖于城市化带来的源源不断人口。然而现在人口减少、城市住房达到1.5套/户以上,房产供大于求的表现尤为明显。再加上新生儿减少,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421的合并走势,买房动力正在减弱。
其次,土地方面,住建部等部门多次提出,城市应该逐渐放弃依赖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的产业。2016年底房住不炒正式提出,为炒房打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从这个时候开始,地方城市对土地的依赖性也开始转折。2021年两次集中供地,设置土地拍卖的溢价率上限,都为土地热泼凉水,集中供地模式下,流拍率快速提升,低溢价率、高流拍率成为了2021年以来土拍的新现象。
再次,在金融方面,央行“2+3”限制策略,直接截断了房地产的血液。2020年8月末,央行和住建部联合组织多家房企座谈会,提出“三根红线”,要求房企们把负债等指标降低至标准以内,到期未完成降负债等目标的,融资增幅要予以限制。与此同时2021年以来,央爸再次为各类金融机构制定“向个体购房者和房企的贷款上限比例”。
可以说,在央爸的“2+3”双限令下,楼市的血液被节流了。万科郁亮两次谈到这个话题,在2020年郁亮说道,今后房企们不可能实现巨额融资了,所有房企将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只能依靠管理创造红利;2021年万科董事局会议上,郁亮再次提出,现阶段现金流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现金才是生命力。
4、今后的房市,会继续滑落吗?部委13字表态,该懂了
楼市究竟走向何方,这个问题除了专家们关心之外,购房者也表示格外留意,因为这直接影响到该不该买房的问题。在这方面,部委早就给出了定调。
记者: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采取哪些举措?王蒙徽: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房地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基本实现了稳地价、稳F价、稳预期的目标。下一步,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时刻绷紧房地产市场调控这根弦,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强化城市主体责任,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摘自人民日报对住建部王蒙徽专访。
上述这段话,来自于2021年人民日报对住建部长王蒙徽的一次专访,可以说王蒙徽的态度直接代表着住建部委的定调,王蒙徽表示,今后对于热点城市要进行价格预警,同时要继续落实城市差异化调控机制,13个字总结: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话题:接下来的几个月,会成为刚需入场的新契机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