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飞机时,想必大家都会感叹空姐的漂亮。
也正是因为空姐的漂亮,人们对于这个职业的关注与讨论从未减少。
但是没想到在这万里高空中,竟然隐藏着如此阴暗的秘密…
根据《每日邮报》报道,在一个从沙特阿拉伯飞往美国的航班上,一位空姐因为涉嫌飞行中非法交易被解雇。
据悉,这名空姐在2年内通过和乘客发生性行为赚取了65万英镑,相当于555万人民币。
在一次飞行中,有人发现厕所被占用了很久,一会一位男子走了出来,有人急不可耐打开门一看。
发现这名空姐在厕所里衣衫不整坐在地上,厕所内凌乱不堪。
就这样,她的“生意”才被曝光。
一位沙特阿拉伯的知情人士表示:
“这名空姐每航班可以赚取1500英镑(12800人民币),
平均一趟下来会”接待”5个客人,而且特别喜欢飞长途航班。”
目前,该空姐已经被航空公司解雇,虽然新闻中未明确提及是具体哪家航空公司,只是说是沙特阿拉伯的一家航空公司。
报道还称,有匿名空姐爆料,空姐近年收入减少,赚取外快也是无奈之举,客人中甚至包括机师。
有意向机师提供服务赚取“外快”的空姐,通常会通过高级空姐“拉皮条”。
飞行前检查时,空姐会与机师一起开会,而有意在酒店过夜的机师,会打手势暗示。
航班比较网站Jetcost.co.uk的联合创始人Antoine Michelat说:
“空姐对男人而言,总有一种莫名的诱惑。而一些人会选择利用这一点。
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前段时间就有个类似事件炒的挺热。
当事男女双方,女方是个空姐,这个身份也被媒体当成了噱头,给这个话题热度增温不少。
2019年初,男主在已婚的前提下,主动追求女主,俩人第一次约会,女主知道了男主的婚姻,但她没有拒绝男主。
女方对此选择了默许,称我可以当成不知道。
女方被男方吸引,眼前的男人虽然比她年长10岁,却出手阔绰。
仅在支付宝与微信上,沈杨就给小芳转了66万余元,还为小芳的奔驰车付了24万余元首付。
当然,也不是白砸的,毕竟拿人家的手软,女主其实成了一个没有名分的“小三”。
今年8月,男主为了女主和老婆离婚,想和曾经表达过结婚意愿的女主谈婚论嫁时,女主却不答应了。
然后在俩人又开始筹备结婚时,女主频频玩起失踪游戏。
9月,男主发现女主带了男同事回家过夜,女方承认了,该男同事正是那个称呼她为小野猫的人。
男主怒了,但在女主母亲的劝和下,他选择了原谅。
俩人又开始准备结婚,结果到9月底,女主彻底反悔,觉得自己没准备好,反正就是不和男主结婚了。
于是,男主开始捅事,找媒体曝光。
让人没想到的是,女主竟然也接受采访了。
一个被物欲蒙了心,想吃“青春饭”,接受了已婚多金男人的追求,消费了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东西,付出代价只是迟早的事。
一个被色欲遮了眼,抛妻弃子,想利用物质来“贿赂”感情,却一再没有底线的原谅对方。
结果呢?当付出的物质没有转化成对方的感情,最终一定会反噬自己。
其实,空姐向乘客或者机长出售服务早就不算新鲜事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三观炸裂的事件呢?
空姐收入
在一般人眼里,空姐的收入是可观的。
然而从报道来看,空姐不仅单独卖,而且组团卖,如果空姐的收入够高,空姐还会不顾一切卖吗?
航空公司管理
从某种角度说,空姐是航空公司的招牌和名牌,公司应加强管理。
空姐非法交易,岂不是砸了航空公司的牌子?
乘客文明引导
乘客出的是“天价”,作为乘客,乘机的时间就那么短短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竟然有心思去干这些事……
近年来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进步、越来越文明,可是类似交易却屡禁不止。
我们要向这种行为说不。
阴暗处的浑浑噩噩无法在阳光下存留太久,也希望我们的身边少些这种事。
空姐穿上比基尼越捷航空"出奇制胜":全球皆赔我稳赚
知识改变命运,金钱决定走向。
昨天,牛津大学官宣:
拥有59年历史的牛津大学李纳克尔学院(Linacre College)即将更名,原因是该院接受了一笔来自越南女富翁阮氏芳草(Nguyen Thi Phuong Thao)的1.55亿英镑(约13.6亿人民币)捐款。
收到1.55亿英镑后,Linacre College学校正式改名Thao College。
有钱就是娘,从此跟您姓。
话说,这所学院最初也是因人得名的。
1962年,李纳克尔学院成立时,用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医学科学家和古典主义者托马斯·李纳克尔(Thomas Linacre)的名字命名。
更名之前,舆论占领了上风口,
学院相当激动:
在牛津大学的一众学院里,我们学院一直是捐赠最少的,突然被富豪看上了,我们太兴奋了!改名而已,举手之劳。
但也有民众不满:
这是对知识的亵渎。
但更多的人对这位女富豪的发家史表示鄙夷。
勤工俭学的“倒姐”
女富豪来自越南第一大姓阮氏,
1970年6月,阮氏芳草出生于越南首都河内,
父亲是药剂师,母亲是教师。
也正因家境殷实,阮氏芳草早年可以去莫斯科留学,先是在莫斯科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攻读经济与金融学,之后,又获得了门捷列夫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博士学位。
1988年,读大二时,突生经商之念。
她从日本、韩国、香港等地赊账购买服装、办公、生活用品,然后拿到前苏联(现在俄罗斯)倒卖。
那个年代,中国给这类人取了一个别称:“倒爷儿”,
东北话:二道贩子。
就这样倒来倒去,21岁时,
“倒姐”阮氏芳草就已身价不菲,
成功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美金。
有了这100万,阮氏芳草回到国内后开始大展拳脚。
从金融、证券和发电设备领域切入,快速累积财富并不断物色新的项目,涉足钢材、机械设备、化肥等产品,甚至透过转投资取得了越南科技及商业股份银行与越南国际商业股份银行的控制权。
依“脱”创业
折腾到2007年,阮氏芳草获得了越南政府允许,成立了第一家越南私人廉价航空—越捷航空。
出师不利,越捷航空(Vietjet)受政策和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度搁浅,直到2011年12月才正式开始营业。
当时,越捷航空仅有3架飞机。
作为廉航,越捷的机票可真是便宜到家了,一张10万越南盾的机票,折合人民币就30元左右。
然而赔钱赚吆喝也不能挽救越捷的命运,因为没多少旅客选择越捷航空出行。
在商海翻滚数年的阮姐自然不会放弃,就在越捷航空日渐凉凉时,她发现机型及安全方面,越捷和其它航空公司没什么差距,既然亲民的价格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必须得把服务搞起来。
要知道,廉航的每一项服务都是和钱挂钩的,大到行李,小到餐食,没有不要钱的。
怎么将服务搞上去?
阮姐独辟蹊径,搞服务就要颠覆传统。
于是,她将海边比基尼搬到了天上,
最廉价的航空可以免费看艳舞,
越捷火了!
在人们的观念中,空姐是这样的
新加坡航空
阿拉伯航空
中国南航
越南官方的航空公司空姐,也是这样滴。
越南航空
剑走偏锋,出奇制胜,
很快,人们记住了这家激情热辣的航空公司。
和端庄温婉的主流空姐不同,
越捷的空姐平日画风让人时常“流鼻血”。
狭窄的通道成了T台,
甩头、定点、pose杀。
单人表演外,还有女子“天”团。
没有小推车,也不用放小桌板,
因为迎面走来的“秀色可餐”足以让乘客端正坐姿、屏住呼吸。
如此空中体验,阮姐还觉不够刺激,
于是,又推出了月历和宣传大片。
越捷一战成名,彻底出圈了。
全球皆赔我稳赚
富贵险中求,虽然“空中泳装”恶评如潮,但凭借比基尼空姐,越捷航空还是在短短十年间,从一家小公司晋升为越南国家航空公司的强敌。
很快,越南国内航班超40%业务就被阮姐斩获。
阮氏芳草的身家也暴涨至18亿美元,
一举成为越南女首富。
同时,她也成为东南亚唯一女性亿万富翁。
舆论口诛笔伐时,阮姐非但没打算纠偏,
相反,她向媒体开炮:
我们会继续招募模特以促进机票销量,同时吸引更多游客来越南玩耍。
言外之意:爱咋咋地!
时间来到了2016年5月23日,
越捷航空向美国订购了100架波音737飞机,
这笔大单甚至惊动了两国首脑。
签约仪式上,奥巴马与阮氏芳草亲切握手,
骂声,暂停。
从3架飞机到100架飞机,
阮姐用了9年时间。
她那句“最吸引人的做法最有利可图”也被奉为经典。
2018年1月,获得U23亚洲杯亚军的越南男足队员从中国常州搭乘越捷航空的包机回国。
越捷航班特意为健儿们准备了意外惊喜:
一群衣着简约的模特,对着球员们搔首弄姿眉目传情求抱抱。
教练,你想踢足球吗?
这下,骂声有如井喷,甚至每天都有人向相关部门举报。
2020年,疫情让全球航空“冰封”,很多航空公司从赔钱到裁员,还有航空公司破产。
但越捷航空居然宣布:
2020年盈利,税后盈利300万美元。
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盈利航空之一。
2020年,越捷航空座位利用率超过80%,准点率超过90%,处于世界高水平行列。越捷航空技术可靠性达99.64%,航空安全评级达7星,被专业媒体评为全球十大最安全航空公司。
阮姐个人资产也开始翻倍增长,达到了27亿美元。
纯粹的挣钱,不纯粹的捐款
阮姐捐1.55亿英镑给牛津,绝非一时脑热,
这笔钱捐到哪里都算是重磅了,
何况是一直无人问津的Linacre College。
捐款的原因很简单,
阮姐有一公子汤米·阮(Tommy Nguyen),正在牛津大学学习经济管理。
据称,他在申请牛津大学时写道:
“我的母亲是我努力效仿的榜样”。
母亲此举助儿是实,爱心是虚。
翻看富豪们向名校捐款的戏码,很大程度上都与儿女及其后代的利益有关。
2014年,潘石几局和妻子张欣领导的SOHO中国基金会成立之初,向哈佛大学捐赠了1500万美元,时隔3个月,又向耶鲁大学捐赠了1000万美元。
而潘石屹的老家甘肃天水,至今还有很多贫困人口。
潘大佬的豪捐一石击起千层浪,
潘石屹面对质疑竟然反问:
“为什么要外国人给中国留学生交学费,我要自己给中国留学生交学费”。
金星曾经发出灵魂拷问:
能上哈佛还贫困?
沉寂在2018年被打破,
这年,潘石屹的二儿子潘让入读耶鲁,2019年,小儿子潘少(Luc)走进了哈佛。
8月28日,潘石屹妻子张欣在社交网络上晒出夫妻二人送小儿子Luc去哈佛开学报到的照片:
脸上写满了四个字:钱没白花!
据了解,哈佛有一条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若为哈佛捐一座图书馆或一幢教学楼,捐款人的子女无论高中表现如何,都可以被哈佛录取。
这条不成文的规矩,同样盛行于其他常春藤盟校。
2020年,美国《连线》杂志公布了一组数据。
中国成为美国大学海外捐赠最大来源。
一个发展中国家,每年捐赠超级发达国家,将近100亿人民币。
捐赠总和超越第二名英国和第三名加拿大的总和。
Top10分别是:中国、英国、加拿大、印度、沙特、瑞士、新加坡、日本、法国、百慕大。
哈佛大学获得来自中国的捐赠最多。
自2014年以来,哈佛、耶鲁、斯坦福三所大学从中国获得的捐赠都超过了1亿美元,其中,哈佛和耶鲁所获捐赠都接近2亿美元。
从占比来看,耶鲁大学中国人的捐款比例最高,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也是唯一一个中国捐款占比超50%的大学。另外,宾大、斯坦福、南加大、加州理工学院的中国人捐款占比都超40%,哈佛、普林斯顿、纽约大学占比近30%。
一所哈佛大学的储备金,相当于越南整个国家的GDP。
其中滋味,五味杂陈。
这就可以理解越南人民的感受了:
一个并不发达的国家的女富豪,
向“富可敌国”的名校牛津砸了1.55亿英镑,
美其名曰公益事业。
不由得让人感叹: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悲哉!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