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林歆,34岁,是一个4岁男孩的母亲。
她在银行总部工作,日常主要是面对分行同事、大客户和监管机构,因为要看业务量,所以林歆最最主要负责的还是给那些需要钱的企业找钱融资,近几年的主业收入都在70w+。此外,林歆还有理财收入,以及一些其他收入,总收入过百万。
说到如何进入这一行,林歆的经历倒让颜辞还挺意外的。
她本科学的工科,并不是金融对口专业出身。
求学期间,林歆说自己那时还很懵懂,印象中她一直在谈恋爱,也没有提前做过太多职业方面的规划。校园恋情无疾而终后,她没有考上本校的研究生,只考上了一个偏远地区的211。但是由于林歆一直是在当地长大的,也觉得还好,毕竟学费全免还每个月发生活费,就这样,林歆顺顺利利的完成了读研。
毕业了,林歆进入了当地的一家事业单位。干的事情,和她学的专业对口,也是一份说出去很体面的工作,只是,很快她发现自己并不是特别喜欢这种清闲的、稳定的、一眼可以望到头的生活。
所以,林歆选择马不停蹄离职,并且去了更大的城市,打算闯一闯。
说到这一段经历,林歆笑了:“现实啊,总是处处在打脸。”原来,林歆还没有找到新工作,就收到了她成长地一家银行的offer。她在离开之前,听说当地银行开展新业务,没有要求一定要对口专业,研究生学历即可,于是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参加了面试,林歆说:“很幸运吧,我居然通过了。”
这属于跨行业,也是一种挑战,所以林歆要在大城市闯荡的计划,就暂时先搁置了。
不得不说,林歆是一个执行力强,学习能力也很强的聪明姑娘。
这事儿要是搁其他人身上,光是考虑要不要辞去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恐怕都要纠结好多年吧。可林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呀,说不干就这么不干了。
进入金融系统,那是全新的环境,全新的行业,也需要全新的技能,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学起。林歆说领导的要求很高,所以也是有一定压力的,不过有压力就有动力,既然决定了来挑战自己,就努力一点点学习。遇到不会的、不懂的,就主动一点,问领导、问同事,再加上一些自我摸索,虽然像涉及企业财务报表分析,都是过去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工作内容,但是对林歆来说,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大约半年时间,林歆就可以独当一面,独立做业务了。
当地房价不高,所以月薪一万多的林歆,一年就能凑出买房首付。接着是一年又一年,在银行做了三年的林歆结婚生子,丈夫是她的同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发展着,但是林歆却隐隐约约觉得太顺利了,不够有挑战。她想去大城市闯荡的心火,依然还没有熄灭。
于是,林歆又开始蠢蠢欲动,一边继续勤恳工作,一边在网上投简历。没多久,一个一线城市的投行约她面试,林歆三下五除二立刻买机票,飞了过去。
这个面试通过了。
紧接着,林歆将要面临选择——
那个一线城市充满着诱惑和魅力,然而一切都是未知的。从收入上来看,新工作和她当时相差无几,老工作1万多,新工作2万出头。但是城市却完全不一样,生活成本也不一样。再加上,林歆的儿子当时才几个月大,还在嗷嗷待哺,她已30岁的年纪。如果她丢下已拥有的东西,去拥抱未知,无疑有巨大风险。
林歆把自己的纠结和她的家人们一说,家人均表示尊重林歆自己的意愿,所以选择权又回到了林歆的手上。
就在新单位需要她给答复的最后一天,林歆毅然决定:辞职,跳槽。
拿到辞职报告的当天,林歆就买了4张飞往一线城市的飞机票:林歆父母的,她本人和她儿子的。
林歆当然知道这个决定很冒险,万一她在大城市混不出头,站不稳脚,之后又该何去何从?可是林歆还是决定一试,原因是她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就算是去大城市没有如愿混得更好,最不济她还可以回到原来的地方。她在生长地还有两套房子一辆车,林歆说她做决定的时候,倒是没想过她的婚姻保不保得住,除了林歆的精神、经济双独立以外,还有另一个原因,这个后面再表。
到了大城市之后,林歆经历了一段比较艰难的日子。
营销压力大,考核指标重,客户都在外地,林歆为了儿子能够成长得更健康,尽管她需要大量出差,但是依然没有选择断奶。而是经常带着半岁不到的孩子,一边喂奶一边工作。需要出差,林歆就带着挤奶器乘飞机乘高铁,再将奶冷藏存储。白天连轴转,夜里还要给孩子喂夜奶,睡眠时间少到可怜,如果不是林歆爸妈的陪伴和分担,她很快就要撑不下去了,太难了。
林歆说,这个时候,还好,以前的老领导解救了她。
老领导不时会来一线城市出差,每次来,如有空,都会组局,叫上林歆一起去吃饭。问及现状,林歆也从不掩饰她的焦虑,老领导对林歆的好学、肯拼一直都很欣赏,知道她刚生完孩子,现在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就托原来的同事帮忙推荐工作。
有了内部举荐,找一份平台更好收入更高的工作,果然容易多了。很快,林歆就得到了新工作机会,工资从2万多变成了4万多,最关键的是林歆刚去的时候,工作还比较清闲,她就以为这是一个钱多事儿少的好活儿。
如果这事儿搁其他人身上,恐怕又是要乐得屁颠颠的吧。
但是林歆这个人,越是顺利,她就越有不安之感,这在她过往的从业经历中也充分体现出来了,所以她想着还是要再晋升一下自己,毕竟自己并非科班出身,如果可以再多一个证,在职场上也能把路走得更宽广一些。
另外新单位最快可以在两年内解决落户,所以林歆和丈夫做了规划,要在拿到户口以后,尽快在这个一线城市存钱买房,虽然房价很高,但值得期待,因为这样就算是在这儿站住脚了。
于是,林歆丈夫也辞去了老家的银行工作,来到了一线城市。
由于丈夫也是做投行业务的,林歆就试着给他介绍了一些好平台,不过光是介绍,面试不通过也是进不去的,所以丈夫的收入和林歆的逐渐拉开差距。直到今时今日,林歆丈夫的收入依然是2w+。
而这个时候,林歆备考了一个国内top5名校的MBA,工作日上班,周末去上辅导班的课程,一期不落,孩子喂奶到整整1岁,林歆才决定断的奶,她也顺利如愿考上了那所名校的MBA.
没想到开始上学以后,林歆的工作量剧增,周一到周五基本天天加班,周六周日还要去学校上课,整整两年,林歆都在这样过,没有多余的私人休闲时间,一直都被工作和学业所包围。
就这样忙碌,林歆还告诉颜辞,她每年考评都是优,深得领导认可。
来一线的第三年,林歆按照计划,拿到了户口。在拿到户口之前的半年,林歆就在物色房子,筹集首付款,所有行动均是雷厉风行,户口到手的第二天,林歆就果断签下了购房合同。
房价高,要凑首付,也十分不易。林歆卖掉了一套老家的房子,拿出了全部积蓄,并且还在亲朋好友那里借了个遍,终于凑齐了500多万首付。
没想到这房子刚买就开始涨价,短短几个月市价已经涨了100万,如果不是下手够快准狠,林歆要在一线城市落脚的计划,恐怕就要往后推迟了。
目前,林歆还在读MBA,单位也从一个一线城市搬到了另一个一线城市。所以林歆过上了工作日在一城上班,周末飞到另一城读书的双城生活。
对于现在的自己,林歆表示还是基本满意的,总之,未来可期。
如果林歆的故事写到这里就结束,也不失为一个优秀女人的搞钱样本,研究生毕业不过8年时间,林歆就已经从当初的年薪十几万进步到了70万+。我一直纠结要不要把林歆的故事再继续丰富下去,因为接下来的内容,就比较挑战公序良俗了。
考虑良久,颜辞认为要写一个搞钱女人,还是应该更立体的看待她如何搞钱,而不是刻意剥去不那么干净的一面,只留下光伟正。在这里我也要再一次感谢林歆的坦诚,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也能更就事论事的看待林歆。
林歆有一个交往了数年的情人,此男学历很高,名校博士后,是一家大型企业的董事长,身价过亿。因为情人比林歆的年纪要大上20岁,所以颜辞就跟随林歆的称呼,叫他大叔。
颜辞本以为林歆的情人是她曾经的客户,结果林歆却说了一个令我匪夷所思的版本。
她说当年微信还没有上线,她刚刚在银行工作,单身。突然有人给她打了一个电话,对方还有她的QQ号。林歆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儿,感觉新奇,也就没有多想。但是直到今天,大叔都没有告诉她是如何得到了林歆的电话和QQ号的。
二人在网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一段时间,林歆要出差,大叔就说他有空,于是飞到林歆出差的城市去见面,二人打了炮。之后林歆只要出差,大叔都会从他的城市买张飞机票来见她。
在这期间,大叔竭尽所能的展示出他很有钱,次次见面,都开的至少百万级的豪车,而且还每次都不一样。不仅如此,大叔还故意向林歆透露,他有一笔在银行的千万存单出了问题,拿不到钱……都是为了展示他的富有。
但是,林歆却并不是为这些所动。
我问过林歆,到底是什么让她对网上一个陌生的老男人放下戒心,还约炮。林歆说大叔很懂女人心,和他聊天,感觉很舒服。虽然对方有家室,但林歆本就没打算和这个大叔有什么样的结果,就只是一个她出差时期的床伴,所以那个时候她也没找大叔要过一分钱。
后来,林歆第一次买房,当时她和大叔相识半年,她提及买房,大叔就给她转账10万。在此之后,只是偶尔送点礼物。
一直到林歆结婚,她和大叔断了来往,本以为二人关系就此结束,没想到林歆去一线城市工作的消息被大叔知悉,大叔向林歆寒暄了几句,上文提到林歆那时正值焦虑期,就又和大叔藕断丝连了。
这次重聚,大叔知道林歆有金钱上的困难,就又给林歆打了几万块钱,用于周转。
正是林歆和丈夫异地的那两年,她和大叔感情升温。
过去,他们一年只见个几次面,这次复合后,只要林歆出差,又或者林歆有时间,二人都会买飞机票飞到对方的城市约会,一年要约个二十多次。
随着感情的升温,就算林歆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大叔还是愿意给林歆一点钱,但也就是限于一年十几万的样子,另外如果出差,大叔会给林歆买点奢侈品包包之类,做为礼物。
林歆是在这个阶段发现自己居然对大叔生了痴念,当林歆知道大叔除她以外还有其他女人,对见女人乐此不疲,头天还在她这过夜,第二天要飞到外地开会,他都还要在中间路过的城市再和另一个女人约上一炮,已经小50岁的人了,性欲依然旺盛得像个毛头小伙儿,这是林歆对大叔的评价。
读MBA除了是为了提升自我,也是为了扑灭那不该生出的痴念,多找点事儿做,让自己忙碌起来,自然就不会把精力都放在男人身上了。
当林歆向大叔一说自己准备读书,大叔表示很支持,并且给了上辅导班的钱,大叔当时没有承诺后期的学费,他也会给林歆出,林歆自然是没做这个打算的,所以四十多万的学费,大叔一并转账过来,林歆还有点意外。
她做的选择是——马上把钱存进银行做投资,用贷款交学费,再慢慢还贷款。
颜辞很困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林歆说40多万是一笔整额资金,可以用钱生钱。而学费贷的利息很低,这样用钱就很划算。
嗯,我算是学到了,也终于知道林歆为何在一线城市三年,她那时的薪水不过50w左右,就能凑齐500多万的首付款,一定是理财有道,才能做到的。
当然,她自己就是做金融这一行的,她能做成这样,也实属正常。
林歆说现在自己已经对大叔看透了,也慢慢放下了对大叔的感情。
最近四年,大叔给了她一百多万的样子,平均下来,一年最多30来万。另,林歆还告诉颜辞一件事:她要买房,曾找大叔借过钱,但大叔果断拒绝,一分钱都不曾给她。
我还和老王讨论过,林歆买第一套房的时候,她没有找大叔,大叔却主动给钱;林歆的学费也不是小数字,大叔也是主动给的;为何林歆要在一线城市买房了,她主动找大叔借,大叔却不给呢?
首先,大叔有多个情人要养,每一个女人那儿给一点,虽然不同女人,大叔给钱肯定会有多有少,但加起来,他花在女人身上的钱也不会太少;其次,林歆买第一套房是单身,大叔支持10万,林歆那时刚成为大叔女人之一不到半年,大叔是趁这个机会表达了一下自己的心意;第三、林歆几十万的学费,大叔全额支持,是因为他除了表达欣赏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花钱买安静。这样,林歆就不会为他还有其他女人的事情,找他闹了,另外他的情人素质高,也是给他带来享受的。
而林歆要在一线城市购房时,她已婚,她购置的属于她和丈夫的家庭财产,和大叔没有半毛钱关系,他没有义务和责任给林歆出一笔钱。
借?那也不存在,要借就要还,大叔平时还给林歆钱呢,这就是糊涂账,未免有经济纠纷,不如干脆拒绝。
所以,有钱人就是这么精打细算,每一笔钱都要带来超越这笔钱带给他的好处,他们才会花出去。要不,我们以为他们是如何搞到那么多钱的?
无论是搞钱女人的故事,还是搞钱男人的故事,我们都可以清晰明了的看见他们拥有非常强的金钱意识。尽管林歆说自己没有什么搞钱的意识,所以也就没搞到大钱,但是我们还是从她一路走过的经历中,看到了她的拼搏、果敢和豁得出去。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