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扑倒那个 Boy
"我踏马受够你了!"
一个妹子尖利的喊声划破了旧金山格伦公园图书馆的宁静。
群众惊呆了,纷纷抬头。显然,眼前情侣吵架的戏码要比手头的科幻小说更燃。
就在邻桌,一位挂着胡茬的阳光大男孩乌布利希也抑制不住八卦的心,把视线从眼前的电脑屏幕移开。
说时迟那时快,不知从哪里窜出一哥们,一把把他的电脑夺走,跑得比兔子还快。
乌布利希大喊:"肿么个意思?"弹射起来想要夺回电脑。不料,同桌的六个"读者"一拥而上,闪电般锁住他的喉咙,反剪双手,把他扑倒在地。
乌布利希舌头都快被勒出来了:I 。。。can't breath。。。
刚刚吵架的那对"情侣"秒级和好,也冲过来,给乌布利希戴上手铐,簇拥着他走出图书馆。
图书管理员听到这边稀里哗啦,赶过来处理,被这帮人呵止。十来个人一齐脱下便装外套,露出了 FBI 的制服,对围观群众说:Surprise!
群众呆麻了。。。
乌布利希没来得及砸碎的电脑上,登录着一个管理员界面——Dread Pirate Roberts(可怕海盗罗伯茨)。
这是当时FBI拍的图片,后来被作为呈堂证供。
铁证如山,他就是被称为"暗黑界亚马逊"的"丝绸之路"创始人。
过去几年,无数毒品、枪支、假钞甚至买凶杀人的交易,都与"丝绸之路"网站和这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23岁年轻人有关。
乌布利希
暗网、极客、药品、暴力、自由主义,围绕乌布利希的这些讨论都直击灵魂,但那些中哥今天都不聊。
咱们聊一个剑走偏锋的细节。
先给你来个灵魂拷问:
乌布利希是坏人,这没错。那给他提供了 Wi-Fi 的图书馆是帮凶还是受害者?
我觉得大部分浅友都会说:图书馆招谁惹谁了,肯定是受害者啊!
再来第二个灵魂拷问:
既然是受害者,那乌布利希利用图书馆的网络做坏事的时候,图书馆有多大概率发现?
你可能会说:什么嘛,图书馆是借书看书的地方,每天那么多人都蹭 Wi-Fi,变态杀人狂脸上又不写字,这也太难为人了!
再来第三个灵魂拷问:
假设乌布利希在谷歌上班,他每天利用公司的网络做杀人越货的坏事,公司有多大概率发现并且制止他?
你可能会犹豫:谷歌公司就不一样了吧。。。他们肯定有很多大数据、网络安全系统神马的,估计早晚会发现。乌布利希脑子正常的话,应该不会这么干吧。。。
你看,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替大家总结出了一个真相:
组织规模越大,越有能力发现网络中的威胁;反之,组织规模越小,面对威胁越束手无策。
背后的原因,就是个简单的经济账:
大组织可以投资很多安全系统,什么防火墙、入侵检测、大数据威胁情报、高级威胁检测,能上的都上,平摊到每个人头上成本也能承受;
但小组织里,总共就两个半人,根本负担不起全套安全系统。
就像一个大小区,安防系统可以有很多,大家共享;但如果你独自住在郊外,自己建立一套安防系统就很贵了。
所以,哇咖喱贡,乌布利希才不是因为穷才去图书馆蹭网(说实在的,如果不是他的比特币被充公,身家妥妥可以进"服不服排行榜")。
他了解图书馆这样的"小网络节点",根本没办法配备专业的网络安全审计产品,是妥妥的弱鸡,更利于他的隐匿。
你看他多有钱。
但厉害的中哥不想把讨论停止于此。
这个真相背后隐藏了一个深层的问题——"安全权利"的不平等。
(二)小节点活该被搞吗?
其实,咱们身边的"小节点"特别多。
比如刚提到的图书馆、网吧这样的单体公共场所;还有麦当劳、星巴克这样的连锁店;还有大公司的分支机构,比如乌龟快递在每个县市的集散点,酸梨手机在各个地区的直营店等等。。。
我搜索了一下"麦当劳",你感受一下小节点的密度。
真被锤的话,这样的小节点网络比妙脆角还脆。
关键是,这种攻击最终会落在你我这样真实的人头上。
咱们分两种情况讨论:
第一种情况,假设你只是在麦当劳里蹭网的群众。
一来,黑客可以通过拿下 Wi-Fi,进而偷窥你上网的一举一动;
二来,黑客也可以向你发送攻击程序,拿下你的电脑权限。你就成了黑客的"傀儡",以后你无论去哪,他都可以利用你的身份做坏事。
第二种情况,假设你是一个分公司的打工人。
一来,黑客干掉办公网,你电脑里面的工作数据(还有浏览器记录)都被看光光;
三来,你的电脑还可能被黑客植入"挖矿程序"。每天你的风扇嗷嗷叫,黑客却躺着收钱。更严重的还可能给你植入勒索病毒, 交钱才能解锁电脑。。。
你发现了没,同样是打工人,作为分支机构的员工,就天然更容易被黑客搞,也更容易成背锅侠,被老板骂,这不公平啊。。。
到后来,分支机构多的公司,只有两种选择:
第一、给每个小节点都武装到牙齿,不计成本;
就像下图,狮子比节点还大↓↓↓
第二、干脆不让小节点员工直连总部,以防他们被黑客攻陷连累母体。
就像下图↓↓↓
当然,大部分公司选择的是第二种。
讲到这,灵魂拷问终于来了:
小节点和小节点里的人,难道天生低人一等,永远要在"可能被黑客入侵"和"不方便"之间做二选一吗?
"No!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老林把桌子锤得砰砰响。
他这么激动,原因很简单。
第一,作为技术控,他坚信:节点不论大小,都应该平等地享受人类顶尖安全技术的保护。
第二,他本人在深信服公司负责一个产品,就专门解决这个"安全权力不平等"问题,必须站台带货啊!
我们做的这个东西,就叫:SASE。
为了发清楚这个音,他说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喷一脸。。。
我听了半天,才听明白,这玩意儿的读音其实是"Sasy"(就是把"仨四姨"连起来读)。
SASE 到底是怎么做到"大庇天下寒士"的呢?
老林喝了口咖啡,开始给我科普。
老林
(三)"爱奇艺"模式
"你买不买得起周杰伦的所有歌的版权?"他问。
"那买不起。"我说。
"你买不买得起网易云音乐的会员?"他问。
"买得起。"我说。
"你买不买得起综艺节目的版权?"他问。
"买不起。"我说。
"你买不买得起爱奇艺的会员?"他问。
"买得起。"我说。
"解释完毕。"他说。
我揪住他:"你给我好好说明白!"
很简单,人们需要的是安全能力,不一定是安全产品本身,对不对?
所以,我们把深信服的各种网络安全产品都放在云端。无论你的网络有多小,哪怕节点里只有一台办公电脑,只要"开个会员",我们的安全产品就和你连通,在"云上"保护你啦。
这样是双赢的:
对客户来说,不用给每个小网络都买一堆很贵的安全产品,还省去了部署所需的人力,省钱;对我们来说,还可以错峰把一台设备的安全能力分配给好多人共享,也能省钱。
你说,这个不就跟网易云音乐、爱奇艺开会员是一个道理吗?
他一口气说完,挑挑眉毛。
我大概明白了,SASE 就是把购买安全能力变成订阅安全能力。
原来是大院门口才能摆两个石狮子当保安,现在我家小,买石狮子太浪费,就订阅一个"云上石狮子"帮我看家。如果需要,我就一直订阅,如果哪天我搬家了,也可以随时停。
没有一生一世的厮守,有需要就在一起,没需要就说再见,标准的"渣男渣女"模式。
想想居然有点小兴奋呢。
"云上石狮子"就像这样。
说到这,估计又会有人吐槽:这不就跟小时候去录像厅租碟一个意思吗?也没啥先进的,这么多年怎么就没人搞这种模式呢?
客官有所不知,和"歌曲、视频"不一样,把"企业级安全产品"做成订阅制服务,最难的不是模式创新,而是要克服好多难以想象的技术难题。。。。
先举个例子你尝一下:
原来的安全产品是这样工作的:一个网络里的电脑A,想要对电脑C说句话,它的这句话要先说给网络安全产品B听,B分析完没问题,才会放行给C。
此时,A电脑、B设备、C电脑可能就在一栋大楼里,信号传输的速度根本不用考虑,稳定性一般也没问题。
现在换成 SASE。
A要说一句话,就得先经过网络传到云端的B设备,B审阅后再传回来给C。虽然信号传输逻辑没区别,但传输距离可是天壤之别。
A电脑和C电脑都在北京,B设备在深圳的云机房里。两个电脑说句话,信号还得绕深圳一趟,来回的延迟谁受得了?
这咋办?
老林告诉我,不仅是深信服,整个业内解决这个"距离难题"都在用一个最笨的方法:追着客户跑,就近建立服务站。
1、比如,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各建一个机房,里面的云计算上都跑着网络安全的系统。
2、华东的客户就自动连到上海机房,华南的客户就交给深圳服务,以此类推。
这就像电动车充电站一样,站点越多越密,我开到充电站的距离就越近,体验也更好。
用行话讲,这些节点就叫"PoP 节点"(Point of Presence)。
这不,这两年为了支持 SASE 这类订阅产品发展,深信服已经在全国建立了20多个 PoP 节点了。
所有的PoP节点组成了一张网(示意图,不代表PoP节点的真实数量和位置)
讲到这里,中哥才松口气——铺垫了这么多,终于把 SASE 的大致原理科普清楚了。
现在,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你 SASE 的全称了。
SASE 的全称叫做"Secure Access Service Edge"安全访问服务边缘。它的意思是:每个电脑都可以通过一个边缘引流器连接到最近的 PoP 节点,然后就可以享受节点提供的安全保护。
不仅如此,人们还能借助这张网络(这是软件定义网络)快速地在各个分支之间传递信息。
所以,你可以认为 SASE 有两个属性:1)安全,2)网络。
合起来,就是"一张自带安全 Buff 的网络"。
我画张图,你感受一下↓↓↓
任何地方的电脑,都能接入 SASE,安全地相互传递信息。
以后的年轻人,肯定不会满头大汗地在实体服务器上配置安全产品了,只要订购云上的安全能力就够了。
你不可能让年轻人白天鼓捣服务器,晚上回家爱奇艺,这太分裂了。
老林摊摊手。
不明觉厉的感觉萦绕在我身边,我还看不太懂,但大受震撼。
不过我很快发现,老林之所以今天能喝着咖啡在我对面吹牛,是因为经过努力,深信服的 SASE 已经走上正轨,可以开门见客了。
就在前两年,呵呵,SASE 的情况可谓"惨不忍睹"。
(四)价值百万的"石狮子"
一听要讲到"血泪史",另一位同学马上不困了。
他就是深信服 SASE 的运营负责人华哥。
华哥
提到华哥,同事们都津津乐道他价值一百万的"高光时刻"。
那是2018年春天,他和团队站在深信服年会的领奖台上,手里握着一年一度的"百万创新大奖"。
这个奖非常牛X,它大概等于所有同事集体认证:你们是过去一年全公司最靓的崽。(当然,得奖人也可以不在乎浮华的荣誉,但这100w奖金可是实实在在的。)
这群人之所以能拿到这个奖,就是因为在2017年开发出了 SASE 产品。(只不过当时 SASE 还叫其他的名字,为了防止混乱我就统一叫 SASE 了。)
这是当时领奖的照片。
做出一个"云上石狮子"就能拿100w?是个啥道理呢?
说到这,还得补充一个背景。
2018年的深信服,跟2021年的画风完全不同。
那时候,他们的明星产品几乎都是纯纯的"物理石狮子",也就是放在公司网络内部使用的安全产品。这种产品的形态就是把一套系统塞进一个服务器里,被大伙儿开玩笑称为"盒子"。
这是深信服的"全网行为管理产品"
但如果你是深信服,你就笑不出来了。。。天天被说卖盒子,一点儿想象空间都没有,深信服不喜欢这个定位,也不认同这个定位。
他们一直在饥渴地探索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