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证监会旗下《上海证券报》在头版中刊登了一篇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评论文章,文章中提及了国内多个企业家领袖,包括互联网、科技界等方面人士。
比如,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格力董事长董明珠、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小米创始人雷军、正泰集团的南存辉等等。
不过,作为国内巨无霸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却唯独被剔除出企业家名单,文章中关于马云和阿里也是只字不提。
一直以来马云都是国内的风云人物,不过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马云就一直负面风波不断。
首先是在2020年10月底的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的演讲中大放厥词,不仅把央行、财政部等部门的领导讲话给怼了回去,还认为应该马力全开,喊话监管层要放开金融管控。
当然,马云在峰会上的话说得太满了,当时马云的话也引起了一波争议。
金融工具虽然能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蕴藏了无限的风险。
无限放纵金融工具的发展,早晚要付诸代价,比如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国家,在最近几年就金融崩溃了。
金融监管是把控风险的一把利剑。
有一个细节,他说了一句话:“等疫情过去了,我们再见面!”
也许是暗藏玄机:我现在不出来,不是我不愿,而是疫情不允许!
这,无疑再次给资本市场带来信心。

但微妙的是,同一天央行也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
《条例》罕见提出,如一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全国电子支付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或者两家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三分之二,或将受到“反垄断调查”。
如果认定垄断,央行就可以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去年1月16日,五只蚂蚁战略配售基金发布公告,于1月21日在上交所上市交易。
但截至目前,蚂蚁集团战略配售基金份额现已缩水达三分之一,已有260万户退出。

市场监管的持续收紧,市场参与者争相抛售。
前段时间蚂蚁集团副总裁尹铭,还被曝出要出任阳光产险总经理一职。
这是继蚂蚁集团2020年11月3日IPO暂停之后,首位离任的高级管理人员。
对此,蚂蚁集团回应证实了消息,其称:“一起奋斗过五年,我们都很喜欢他,也很感谢他,并且祝福他。”

高管的离职,可能反映蚂蚁集团的日子并不好过。
还记得,蚂蚁集团在二次被约谈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严厉的措辞:“蚂蚁集团法律意识淡漠,藐视监管要求,违规监管套利”。
目前,在非银行支付市场,支付宝财付通就是处于事实上的垄断地位。
也就是说,按照意见稿,拆分支付宝与财付通并不是什么坊间传闻。
不过,这还只是征求意见,未来法规下来究竟是怎么样,还有些时日。
但对蚂蚁集团来说,金融业务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好做了。
至于马云,我认为大话西游中的一句名言很适合他:他还是老老实实地继续做他教师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吧。
铲除“湖畔大学”
5月16日,刻在一块巨石上的杭州“湖畔大学”四个金字被施工人员铲掉。2018年马云曾在“湖畔大学”新校区奠基仪式上表示,“湖畔大学要办300年”,并以一块刻有“300年基业”的石碑培土奠基,彼时可谓风光得意。然而不到三年,承载马云“300年基业”的“湖畔大学”招牌就被铲除了,这有何重要意味?5月18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发文称,未经批准的企业内部培训机构不得使用“大学”“学院”名称,我们不知道,是因为“湖畔大学”的张狂而后有教育部的禁令,还是因教育部的禁令而后将“湖畔大学”的金字铲掉,总之,“湖畔大学”被禁了,“湖畔大学”的牌子被铲掉了。“湖畔大学”对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仅仅只是一块牌子吗?或者说,这块牌子被铲掉了,“湖畔大学”所承载的马云们的野心和巨大影响就消失了吗?显然并不那么简单。“湖畔大学”的灵魂马云、柳传志、冯仑、郭广昌、史玉柱、沈国军、钱颖一、蔡洪滨、邵晓锋等等以及这些年从“湖畔大学”走出去的那些信徒们仍然活跃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他们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对我们的经济、金融乃至政治仍有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力。马云创办“湖畔大学”,自任校长,提出“为市场立心、为商人立命、为改革开放继绝学、为新经济开太平”的宣言,你就不会再认为这是一家普通的“大学”(实际上是一所未得到国家批准的野鸡大学),而是承载着马云政治野心和政治抱负、以改变中国政治、经济、金融、社会为使命的“大学”,他是要当教父、圣人,要万世师表。
一个大资本家或大资本家集团,要主宰中国的命运,要控制中国的经济和金融,这是从美国犹太人主宰美国政治、新闻、金融那里学得的经验,他们以所谓的金融创新和他们自己创造的互联网金融体系收割中国人民的财富,就像蚂蚁上市就能获得数万亿财富,就能创造无数亿万富翁,而中国老百姓却成为他们一茬又一茬收割的对象。我们再来看从停止蚂蚁上市到处罚阿里再到铲除“湖畔大学”这一连串的行动,你还认为仅仅是反垄断吗?你还认为仅仅是加强金融监管吗?这是在关键时刻的一次强有力的政治行动。表面看,打击的是蚂蚁、阿里和“湖畔大学”,实质上是在阻止中国全面资本主义化,是要中国全面回归社会主义,意义重大而深远。但我们仍然要问,铲掉“湖畔大学”对马云来说是蛰伏待时,还是真的寿终正寝?我以为如果我们不能铲除我们社会、政府、研究机构、大学、商界仍然十分盛行的对美国体制、价值观、自由主义思想、金融创新理念的崇拜,铲掉几个“湖畔大学”的字又有何用?马云并不是一个人在努力,而是一群人在拼命,他们仍然掌控着中国大量的资本、财富,控制着我国的互联网舆论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掌控着舆论,他们是一个群体,是一种势力,只要条件成熟,只要气候允许,他们还会卷土重来,为他们自己,也为他们所代表的资本集团,更为他们所代表的阶级,拼死而战。现在说铲掉“湖畔大学”的招牌就会让“湖畔大学”寿终正寝,显然是小看了马云和他的信徒们的能量,在这个改革的年代,他们还会借改革之机,左冲右突,为他们的千秋利益而“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因此,铲除适宜于他们生存的环境和土壤,或许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和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