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未兑现千万捐赠被起诉,当事人回应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校友吴幽因未履行1100万元的捐赠承诺,被母校基金会告上法庭,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引起各方关注。
记者注意到,3月11日,吴幽发布视频称:“接下来,我会对此事件做出详细的说明和回应。”
吴幽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称,近期他向中国矿业大学捐款1100万元的事件给大家造成困惑,也占用了很多公共资源。
接下来,他会对此事件做出详细的说明和回应。
吴幽在社交媒体上发声。
据此前报道,2019年4月10日,中国矿业大学2008级校友吴幽捐赠1100万元人民币,支持学校事业发展。
校党委书记刘波代表学校接受捐赠,副校长李强代表学校与吴幽签署了捐赠协议。
3月12日上午,吴幽对记者表示,他曾于3月7日跟矿大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相关负责人电话沟通过,但在之后“联系不上他们”。
中国矿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钟晓东称,学校没有拒绝沟通,“渠道一直是有的,电话都是公开的。”钟晓东表示:“目前这件事到诉讼程序了,接下来往下推进,学校这边也会慎重处理。”
12日14时许,吴幽称已联系到中国矿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校方在积极沟通。”该基金会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吴幽说有自己的想法,会给我们一份书面材料,等书面材料来之后会上报学校。”该工作人员表示,学校会在之后发布公告,“具体内容还没有定,正在开会讨论。”
此前报道
在中国矿业大学官方网站上,有一篇于2019年4月完成的关于吴幽的专访。
他在专访中称:“听了《中国矿大我的家》二百多遍,还是那么好听”“全球最好的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专访中也提及,吴幽计划捐赠的1100万元人民币,将用于在母校基金会设立高端人才计划基金、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海外实习基金、名人名师讲座基金和创新创业基金。
3月9日,记者从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了解到,吴幽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及限制消费人员,执行法院为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于2023年1月3日立案。
据该网站显示,被告吴幽应于2022年10月20日前给付原告中国矿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200万元,余款900万元于2022年12月31日前付清。
但吴幽的履行情况为全部未履行,失信被执行人行为具体情形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被指正在收割流量,准备带货
吴幽注册个人账号后,在自媒体群内公开回应,校庆期间校友基金会希望他出资捐赠,提议10年内捐赠5000万,但吴幽觉得不在能力范围内,于是就选择捐赠1100万元。
后由于运作的基金出现问题,捐赠无法兑现,并曾提议将其持有的某支2亿元的基金的46%收益权作抵押,但矿大还是坚持要现金。
吴幽称自己会继续兑现承诺,但暂时还不行,并调侃罗永浩是“真还传”,自己是“真的捐”。
对此,有很多网友认为,吴幽此举是在收割流量,准备带货,很可能会像罗永浩一样,开始他的带货之旅。
还有网友指出,有些套路普通人看不懂,看到矿大起诉校友就提出了批评,认为学校不地道,以后没人敢捐赠了。看似可怜兮兮,也很容易让普通人掉入陷阱,实际上只是一种表演而已。
结语:捐款要量力而行,初心不改
大学接受校友捐赠是常规操作,多的几十亿,少的几百几千,多少都是一份心意,毕竟每一位毕业生的能力有大小。
校友捐赠金额大,学校得到了声誉和实惠,校友也赢得了口碑,皆大欢喜。
可任何一项公益都应该基于个人能力,而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要知道当时矿大宣传的是建校史上最大的一笔校友捐款,迷倒了一众学弟学妹,甚至还有很多校友为此感到焦虑,自叹不如。
谁知道最终却放了鸽子,曾经让学校感到骄傲的校友成了老赖,这是不是太过于讽刺?
你可以说你年轻不懂事,也可以说世事无常,但公开捐赠并非儿戏,一定要量力而行!
值得提醒的是,既然法院判了,那就老老实实地努力创业,争取早日兑现承诺,初心不改,希望“收割流量和带货”只是网友的错误推测。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