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长谈西媒“北溪”爆料:毫无条理的胡言乱语!
美记者赫什的爆料,打破“北溪”泄露事故调查的僵局,但随后美媒和德媒分别指向“亲乌团体”和“乌克兰人”的报道,再次“搅浑一池水”。据俄新社和塔斯社报道,3月10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接受俄媒电视台节目采访时,将西方媒体最新爆料称作“毫无条理的胡言乱语”。
近日美国媒体突然曝出消息,把北溪事件幕后元凶指向了“亲乌团体”,并且强调没有任何美国人参与的迹象。美方曝出的这个消息首先就有一个疑问,没有拿出任何的证据,全靠自言自语,为何美方就能确定是“亲乌团体”,而且还是在联合国就要对北溪事件调查进行投票的背景下,这显得美国颇有些着急了,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呢?不少的分析人士猜测,这是美国贼喊捉贼,当然美国到底抱着什么打算,那就见仁见智了,其实在此前就有一名美国记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美国如何摧毁北溪管道的文章,这篇文章详细描述了,美国海军熟练的潜水员,在美国海上演习的掩护下以及挪威飞机的帮助下,在北溪管道埋设了远程可触发C-4炸弹,最终在关键时刻引爆。俄外长谈西媒“北溪”爆料!
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2月上旬披露自己的调查结果,揭露“北溪”管道是美国情报部门和美军秘密破坏。西方主流媒体对此却异常沉默。而在本月7日,美国《纽约时报》、英国《泰晤士报》以及德国多家媒体却突然集体抛出新说法,称一个亲乌克兰团体制造了“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面对西方媒体的所谓“新料”,赫什在接受总台CGTN主持人刘欣专访时表示,西方媒体此时这样做,就是为了转移视线,乌方没有能力制造“北溪”爆炸事件。
采访中,拉夫罗夫提到,最近,美西方通过美国和德国媒体抛出最新一波关于“北溪”事故幕后黑手的报道,同时还说些“涉事的乌克兰人最好自己招了”和“不愿讨论有关乌克兰破坏管道的事情,因为这可能破坏德国和乌克兰的关系”之类的“废话”。俄外长谈西媒“北溪”爆料!
拉夫罗夫称,这些报道和“废话”全都是“毫无条理的胡言乱语”(incoherent babble)。
他进一步表示,即使人们接受了西方媒体的说法,但德国民众也会产生质疑,比如,“如果乌克兰人把我们的管道炸了,我们为什么还要支持乌克兰”,以及“无论破坏实施者是谁,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把豹2坦克送到乌克兰,为什么还要让乌克兰加入北约”。
“现在,德国总理朔尔茨正吹嘘‘我们挺过了冬天,俄罗斯的(能源)计划没有奏效’”,就此,拉夫罗夫指出,俄罗斯没有所谓的“计划”,是德国有放弃俄罗斯天然气的“计划”。他补充说,德国人说自己挺过了冬天,但没有说过为此花了纳税人多少钱。俄外长谈西媒“北溪”爆料!
他还提到了近期的一个报道:美媒《华尔街日报》8日援引情报官员的话称,“北溪”管道爆炸前,去年6月至7月之间,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曾向欧洲发出警告,称可能有组织正准备袭击“北溪”。
拉夫罗夫还在采访中呼吁对“北溪”事件进行“客观、公正、透明”的调查,并表示,如果调查受阻,俄罗斯将会考虑如何对西方做出回应。
“我不想威胁任何人,也不想暗示任何事情,但我只知道,这次公然的恐怖袭击不会不被调查”,拉夫罗夫警告称,“如果客观、公正、透明的调查受阻,我们将考虑如何回应西方对我们财产的直接攻击”。
去年9月26日至28日,位于丹麦水域附近的“北溪1号”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先后被发现至少4处泄漏。截至目前,参与调查的各方均认为管道泄漏“是蓄意破坏”,其中瑞典安全局在事故现场发现炸药痕迹。但对于可能的幕后黑手,至今仍众说纷纭。
2月8日,美国资深调查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赫什发布调查报告,指出“北溪”天然气管道泄露事故正是美国政府所为。据赫什所说,去年6月,美国海军潜水员在一次军演的掩护下,在管道下埋设了爆炸装置,以完成美国总统拜登亲自发出的命令。对此,美政府各机构则紧急否认。
2月21日,应俄罗斯方面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就“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举行公开会。
然而,在赫什爆料近一个月后,美国《纽约时报》和多家德国媒体却相继援引不同消息人士放出的新料,前者指认幕后黑手为“亲乌”团体,后者亦声称“线索指向乌克兰”。
近期的多则爆料,令“北溪”事件成为一个更彻底的“罗生门”。值得一提的是,有美国高级官员日前告诉美媒,美国情报部门对有关“亲乌团体”实施破坏行动的说法并不确定,但美欧调查人员也越来越感觉到,俄罗斯和亲俄分子都不是幕后黑手。
对于最新爆料,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回应称,有人将相关信息透露给西方媒体,是为了逃避法律层面的调查并转移公众对事实注意力。她敦促美国回应俄罗斯的官方问询,并将赫什的爆料纳入调查工作,而非用“匿名消息源”混淆视听。俄外长谈西媒“北溪”爆料!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