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帝汶全盛AR咖啡工作人员正在冲制咖啡。本报记者孙广勇摄
在嘉法狮法国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材料配比实验。嘉法狮集团供图
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这为被阴霾笼罩的世界经济带来希望的曙光,也让努力抓住中国机遇的外国企业吃下“定心丸”。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家外国企业对中国未来发展和企业自身在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期待实现合作共赢。
德国工业连接技术供应商——
“‘共同创造’是技术合作的新主题”
“我们在中国已有30多年的生产、销售和开发经验。对我们来说,与中国客户保持密切联系是首要任务。”浩亭技术集团董事会主席菲利普·浩亭(中文名洪斐立)表示。
来自德国的浩亭技术集团是世界领先的工业连接技术供应商。工业连接器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无论是电子产品、高速动车、机器人抑或风力发电机,都需要连接器将各类线路串联起来才能正常运行。1988年,浩亭技术集团进入中国市场。此后,该集团参与了中国许多重大建设项目,在华业务涉及轨道交通、风能、发电和输配电、数据中心、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对于浩亭技术集团而言,中国市场在其全球整体布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在交通、风能、电池技术和电子存储技术等领域拥有许多创新技术。例如在风能领域,中国是全球技术领先者之一,也是世界上风电产能最大的国家。”洪斐立表示,中国重视可持续发展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对浩亭技术集团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