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时报,针对华为与广汽埃安AH8项目的合作模式由Huawei Inside模式“降级”成为零部件供应商模式之消息,3月28日,华为回应,AH8是广汽埃安自主高端车型,是广汽埃安车型规划中重要的战略车型,广汽与华为双方经过充分沟通,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判断,故调整为埃安自主开发,本次调整后华为将继续以重要供应商身份参与广汽集团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及合作。
另外,广汽与华为双方已经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以上合作都将按原计划推进,并根据实际情况探讨互利共赢的新合作项目。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韵摄(资料图)
按照华为此前公布的消息,广汽集团是三家采用Huawei Inside模式合作的车企之一。Huawei Inside(HI)模式,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华为与合作伙伴共同定义、联合开发,打造一个品牌。采用此种合作方式,将在车身上打上HI标识。
一纸公告!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生变
3月27日晚,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本次变更后华为将继续以重要供应商身份参与公司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及合作;项目总投资由9.25亿元调整为12.33亿元,资金来源为自筹解决。
2021年7月,广汽集团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广汽埃安与华为(AH8车型)项目的议案》。同意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当时100%持股)与华为(AH8车型)项目的实施。
根据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广汽GEP3.0底盘平台、华为CCA(计算与通信架构)构建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联合定义、共同开发,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一系列智能汽车。本项目为双方联合开发的首款中大型智能纯电SUV车型,项目总投资7.88亿元,并计划于2023年底量产,项目资金来源由本公司统筹。
随着广汽集团今日一纸公告,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
截至A股今日收盘,广汽集团报11.17元/股,涨幅0.99%,市值1170.9亿元。
广汽坚持“两条腿”走路
目前,华为参与汽车业务的商业模式有三种:一是作为零部件供应商;二是Huawei Inside模式,将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运用到产品上;三是华为智选模式,华为在产品定义、造型设计、营销、用户体验等各个环节参与更多,与车企更为深入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广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为Huawei Inside模式。除此之外,北汽的极狐与长安的阿维塔也均采用这种合作模式。“Huawei Inside模式目前只是三家,不可能也没有精力与所有车企都用这种模式。”华为方面曾表示。
不过,双方达成合作后甚少披露合作进展。而在去年8月的一场行业论坛上,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表示:“华为是比较大牌的供应商,虽然零部件质量不错,但价格也是不受控的,与华为合作基本没有议价能力。”
此外,广汽集团一名高层也曾表示:“我们为什么高端化一定要靠华为?不要以为跟华为合作了就可以高端化,华为给不了品牌全部东西。”
“可以跟它合作,但是不会去依赖它,得依赖自己。我们以陈学文博士(广汽研究院首席专业总师)为核心,打造了上千号人的团队,就聚焦一件事情——做自动驾驶。”该高层说。
在肖勇看来,为了提升竞争力,企业需要“两条腿”走路,既保持开放,使用行业共有资源,又要布局核心技术研发。
华为向智选车模式倾斜
对于华为而言,其汽车业务领域也在发生变化。今年2月,原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即华为车BU) COO王军离场,华为车BU CEO余承东全面执掌华为车BU。据了解,王军负责的是Huawei Inside模式。不过,从目前来看,这项业务推进速度稍显迟缓,这也被业界认为是王军被停职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余承东主导的华为智选模式,却足够称得上一鸣惊人。数据显示,自2022年3月开启交付以来,AITO问界系列销量在2022年超7.5万辆,并连续多个月实现月交付量过万。
在此背景下,华为智选车模式已经在汽车行业里大范围铺开,除赛力斯外,华为已相继与奇瑞汽车、江淮汽车、极狐汽车等敲定智选车业务合作。而据余承东透露,目前其个人精力的投入也在向智选车业务倾斜。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年末的一次内部会议中,余承东曾提出,华为车BU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他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华为需要先帮车企销售100万辆汽车。
“汽车没有大卖,零部件又如何大卖呢?做零部件模式,想成为博世等行业龙头,那是不太可能的。现在我们做智能化部件,需要不断迭代,需要不停地升级与发展;现如今已经进入智能化时代,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智选车模式满足市场需求。”余承东在一份谈话纪要中表示。
中信证券探讨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发展前景时也提到,智选模式车型“含华量”高,充分发挥华为优势,率先跑通。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