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知名编剧李亚玲发布道歉声明:2019年,本人使用帐号“李亚玲”对国航监督员事件发表的系列言论,经人民法院判决,使用牛的动物形象表情包指代牛某虹,贬损了牛某虹的人格;“国航毒瘤”等言论,侵害了牛某虹的名誉权;转发使用了牛某虹在地铁上与人纠纷打电话的肖像截图,侵害了牛某虹的肖像权。法院判决本人在微博公开道歉七日,并赔偿牛某虹50000元精神抚慰金和公证费1300元,共计51300元。
据此前报道,编剧李亚玲在2019年乘坐国航时遇见一位自称是“国航监督员”的女士大闹头等舱,还报警带走多名乘客,事件引发关注。随后,国航方面否认设置“监督员”岗位。
事件回顾:
2019年7月13日,编剧李亚玲发微博称,12日在乘坐国航时遇见一位自称是“国航监督员”的女士(即牛某虹)大闹头等舱,还报警带走多名乘客。李亚玲在博文中@中国国际航空,提出质疑:“我就想问国航监督员,到底是个什么职位,是你们公司员工,还是外面聘用的?有哪些法定权利?她是否有权借“监督”之名滥用职权、扰乱公共秩序?”
当天,@中国国际航空回应称“国航从未设置‘监督员’岗位,也从未聘请任何外部人员担任‘监督员’”。随后,该回应被删除。
有网友反映称,国航确实设立过“社会监督员”,用来监督航空公司、提高服务质量。还有网友找出了国航曾聘请“社会监督员”的信息截图。
2019年7月14日,有网友曝出“监督员”牛某虹曾在公交、地铁等地点对他人进行过批评、指责等行为。此事再度发酵。
14日晚,国航宣传部部长徐彦纯在接受采访时称:“牛某某并不是所谓的监督员,只是普通员工。她曾是一名空姐,因患有精神疾病,很久都不工作了。”
2019年7月15日,国航方面表示将根据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客舱秩序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改善旅客出行体验。
同日,国航发布《中国民航网评论:安全人人有责维权也需有度》一文,强调航空安全的重要性。但口号式的回应冰冷、生硬、老套,缺乏共情,故并没有得到广大网民的理解。
此后,国航对此文作出回应,称:“这篇评论阅读量已达475万。砖头雨下!不惧!哪怕烈火焚身!因为这是我们的观点!”此微博发布不久便被删除。
2019年7月17日,新华社发文追问国航“监督员”事件,提出“机上秩序该由谁来维护?如何避免类似情况重演?”诸多媒体也纷纷对此事进行报道。
2020年12月,牛某虹向北京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李亚玲侵犯其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索赔105万元。
2021年1月8日,据搜狐新闻报道,牛某虹在接受采访时回忆“李亚玲不是劝架,是在飞机上起哄”。她称自己并未患精神疾病,但表示不会就该表述起诉国航。“它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现在国航每个月还给我近2000元的工资,我的工龄档案还在国航。”
2022年7月19日,李亚玲发文称于7月13日收到了此案的一审判决,己方败诉,被判处“在微博上向牛某某致歉七日、并处以5万元顶格精神赔偿的处罚”。
2023年2月23日,李亚玲发文公布该事件的最终结果:二审维持一审判决,李亚玲赔偿牛某虹51300元,并在微博道歉七日。
2023年4月1日,李亚玲发表道歉博文。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