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和中国交往在以前很有特点,简单一点讲,就是拿完好处就翻脸。中国为互利共赢努力,别人眼里看到的却只有他们自己的那一点点利益。法国在以前就是这方面的老手,但也是第一个有所改变的国家。
马克龙这次访华,满屏都是互惠互利。
中船刚刚获法国达飞海运16艘订单,价值超210亿元,创下了中国造船业一次性签约集装箱船最大金额的新纪录。
4月6日,中航材和空客签署采购协议,分批采购160架空客客机,总价值超过200亿美元。
看上去并不对等,但要注意,中航材签署的协议,这应该涉及中国对空客的航材出口,以及空客在天津的生产线。同时,空客还将在天津工厂建立第二条组装生产线。
中国民用航空产业发展很可能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国产的由中国商飞负责,相对优先,对外合作的主体则是中航工业,其中天津空客工厂就是中航工业这条线的核心。
另外,中国已经连续两次大规模采购空客民用大客机,而以前在中国份额超过空客的美国波音,这几年却一直没有任何进展。这次也是在很大程度上让美国、让波音更加难受。
这次的买卖,咱们没亏。
终于我们有点大国的样子了,不是到处撒钱而是互惠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