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四川渝源电器有限公司在新政镇、度门街道办建立起四个就业帮扶车间,解决了60余个困难群众“家门口”就业。除了创建“厂房式”扶贫车间外,仪陇县还积极探索建设“居家式”“合作社式”“产业基地式”等多种模式的就业帮扶车间。新政镇银山农村社区国会肉牛养殖场在今年年初成功创建就业帮扶车间,该养殖场投资400余万元,年出栏400余头的肉牛,吸纳了本村10余名村民长期务工。新政镇银山农村社区村民彭增会告诉我们,以前他在家里也养过,现在村上办了牛场,他在里面喂牛,割草,清粪这些,做完了还能回家自己干点农活。
在永乐镇陈家沟村,这里的就业帮扶车间建在了每一位村民家中,在当地返乡创业者王大春的帮扶下,村民采用“托养”的模式养殖草野鸡,这给该村年龄较大、行动不便村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大春告诉我们,今年他们在东西部协作的帮扶下,合作社新增了3个养殖基地,新增了25户托养户,他们的野草鸡农产品获得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
据了解,这些就业帮扶车间吸纳的农村劳动力在实现地租收入、分红收入、务工收入等直接经济收入的同时,还掌握了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就业帮扶车间正逐渐成为仪陇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丁涛告诉我们, 仪陇县东西部劳务协作实施以来,县人社局积极引导县内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创建就业帮扶车间,坚持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截至目前,全县共创建就业帮扶车间25个,吸纳就业困难人员378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5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