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题:中国经济的“例外”并不“意外”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全球经济和发达经济体增速预期,但对2023年中国经济的增速预测仍保持为5.2%,并称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此前,世界银行也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世行行长马尔帕斯表示,今年全球经济整体疲软,但中国经济将是个“例外”。
当今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复杂脆弱,增长面临极大不确定性,许多经济体仍在承受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带来的冲击,多国央行大幅加息以抑制通胀。如何在降低通胀的同时保持增长和金融稳定,成为各经济体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难题。多重挑战之下,IMF等权威机构作出调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决定。
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今年以来继续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发展动力持续增强,消费投资回升加快,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多家国际机构上调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国际主流媒体和经济学家纷纷表示,中国一系列经济数据是充满希望的信号,中国经济活动和需求反弹,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更多动力。
中国经济的“例外”并不“意外”,因为中国经济基本盘依然强韧稳固。去年全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57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在44万亿元左右,货物贸易总额突破40万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年末外汇储备余额达31277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经济乘势而上,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一季度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9.89万亿元,同比增长4.8%……多项重要宏观经济指标和先行数据都在预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且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基础更牢、发展质量更优、发展动力更加充沛的态势更趋明显。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