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新闻网讯(记者 刘远华)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后,我县努力探索有力度有温度、更具山区教育特色的举措,全面推进学校减负提质行动,努力营造更加健康有序的教育教学环境,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在张公小学四年级一班,一堂古诗颂读与欣赏课正在进行。响应“双减”政策,老师在课堂上就指导同学们完成了作业。
新学期,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后,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张公小学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做到小学阶段课后作业不出校门,初中阶段课后作业不超纲,不超总量;全员参加课后服务,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张公小学教务处负责人蒋征伟告诉我们,全校教师为达到“减负不减质”的目标,课前精心设计教案,课堂上精讲提效,因生施策,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课后作业精选精练,分层次,有梯度;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培优扶差。
在张公小学七到九年级各班,老师根据学科特点,授课内容方面减少重复工作,注重质量与效率,不再布置简单、大量重复性的作业,切实为学生减负。中教师饶艳红告诉我们,他们根据学生实际,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理清线索,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融合新旧知识点。这样做,既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也能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效率,可以从根源上对学生进行“双减”。
课业压力减轻了,学生可以用更多时间培养兴趣、开拓视野、增强实践。张公小学根据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开办了棋类、球类、书法、剪纸、音乐等兴趣班。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让孩子们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每周5天,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的课后服务是国家政策的硬性要求。我县不仅像张公小学这样的乡村学校制订出“一生一课表、各班有分表、学校有总表”的“双减”具体实施方案,县城的小学和初级中学也有“一校一案”的“双减”办法,让教育回归校园主阵地。
新政小学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多的实情,着力打造银铃童声合唱团这样的“金牌社团”,孩子们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刻苦训练,团结合作。在今年国庆节期间,新政小学参加2021成都(国际)童声合唱音乐周全国童声合唱展演活动,作为全省唯一的县级合唱团,在与众多的省级合唱团的激烈角逐中,夺得二等奖的好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