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新闻网讯(记者 刘远华)要想富先修路。今年八月,马鞍镇瓦子坪村通过连通3公里的生产便道,带动该村车厘子、脆红李、稻虾共生等产业发展,让老百姓走上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来到瓦子坪村,放眼望去,纵横交错的柏油路遍布整个村庄,多个产业基地镶嵌其中。吕汶峰是该村的一名稻虾养殖户,自从该村的生产便道修通后,一辆三轮车就可以解决所有的运输问题,肥料直接拉到田边,成品虾一车便拉回家,解放了自己的双肩。
除了稻虾养殖,该村还发展了脆红李、车厘子等种植基地。该村村委会干部告诉我们,自从有了这条生产便道,村里的人均收入直接提升至每年1.8万元左右。同时,他们还计划继续扩大生产基地规模,吸引更多业主发展产业。马鞍镇瓦子坪村村委会副主任邓颂告诉我们,他们下一步将继续壮大稻虾共生产业,发展菊花、荷花、菜花三花产业。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如果说交通主干道是“大动脉”,产业便道就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虽小,但一头连着产业,一头系着村民的钱袋子。产业兴起来了,人民就会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