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新闻网讯(记者 漆宗英)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近年来,福临乡因地制宜,引进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向作风整顿工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几天正是柑橘树除草的关键期。在福临乡建华村柑橘园里,村民们正忙着清除树下各种杂草。当地镇村干部也主动走进田间地头,听取村民意见,及时帮助业主和村民解决品种升级换代和管理技术等难题。
今年70岁的徐克贵老人已经在产业园里务工7年了,产业园已经成了他固定上下班的地儿,除了除草施肥,他还希望自己能学到管理技术,所以在坝坝会上他就品种的换代、技术指导等问题积极发言,没想到这个难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如果说建华村的柑橘是摇钱树,那么宝瓶村的水产基地就是聚宝盆。瞧这俏皮的花鲢,再过一个月左右,宝瓶村鱼塘里的花鲢就要上市了,预计今年老百姓户均可分红2000元到2400元。别看现在该村产业发展的有模有样,可在4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撂荒地,村支部书记刘尊国告诉记者,发展水产产业后,村子里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老百姓也十分满意。
千条万条,不真抓实干都是“白条”。福临乡坚持问题导向,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监督自己工作的方向,通过“三接访”、“阳光问政坝坝会”等渠道广泛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采用定期回访的形式,跟踪问题解决,给予政策解答,今年督促解决问题高达26个,让群众真正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福临乡党委书记龚文珍告诉我们,作风整顿最重要的就是发展老百姓,让老百姓富裕,首先他们就是从机制上下功夫,有便民服务中心和相关各个岗位为老百姓服务。第二个就是从产业发展上抓,真正将考核机制与群众办实事与评先评优相结合,真正搞好基层治理示范和乡村振兴,让老百姓有真正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