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第三年。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按照“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总体安排,全面启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大行动。“各方合力,种业振兴行动顺利推进,特别是一些基础性、开创性、长远性领域有了新进展。”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杨海生说。
用种供给充足,春耕良种落地生根
浙江省桐庐县瑶琳镇皇甫村,扬花后的小麦已进入生长旺盛期。“再过半个多月,麦子就可以收割了,接着就要种晚稻。稻种3月份就到位了,这段时间催芽、育秧,时间刚好。”兴荣家庭农场负责人向毅说。
桐庐县农技中心主任徐立军介绍,今年全县单季晚稻意向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1万亩,春节后县里就组织协调种子公司和农资经营服务网点,加大农资采购调运力度,提前做好资金筹措和供需对接。目前,15万斤优质稻种已送到农户手中,其中包括“甬优”系列杂交水稻、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中浙优”系列品种等。
在北大荒尖山农场有限公司大豆良种繁育基地,流水线上一粒粒饱满的大豆种子,经过包衣、装袋后整装待发。作为国家级制种大县(场),这里每天生产大豆种子80余吨,供应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种植户。
“近期我们这里进入春耕大忙,比往年提前10天左右。农场繁育的大豆种子纯度高、品质好、品相优,很适合第四积温带地区种植。”尖山农场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姜凯岩介绍,去年通过品种对比试验,结合田间表现及测产数据,共筛选出“佳豆30”“龙垦306”“龙垦3092”等22个高产优质大豆品种。
当前,全国春耕生产正从南向北深入开展。据农业农村部最新调度,今年全国农作物种子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品种结构更加合理,总体质量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春夏播作物种子市场供应充足,基本都已铺货下摆入户到位,少数热销品种价格略有上涨。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