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估计大家会看到类似的卖方分析:
坚定看好模板(万能版,根据持仓自行填空)
【XX化工/金属/电新】XX公司:基本面无变化,无惧调整!
今日XX公司大幅回调,主要系限电、限产政策预期波动所致。
XX公司主要业务AA产品需求持续景气,价格持续上涨,6月至今已上涨xx%。
BB产品下游受益于新能源(半导体也行)业务扩产周期,需求旺盛,XX公司预计明年会继续扩产BB产品xx%,预期差很大!
公司作为YY龙头,行业壁垒持续提升,研发能力突出,产线布局前瞻,下游订单持续高增,需求旺盛,未来有望持续快速成长。
产业整合出清,具备头部优势的头部企业长期有望持续受益,未来三年预计利润a/b/c,对应明年PE仅x倍,回调即是良机,无惧调整,坚定看好!
如果最后再加上“恳请领导三季度派点”,那就绝绝子了。
这个段子非常合时宜,因为最近甚至锂电行业最强势的公司,都因为“限电”而补跌了:隔膜龙头恩捷股份昨天放量跌停——击垮新能源的竟然是能源本身。
恩捷目前的回复是没有接到限电通知,产线都在开,都是满产状态。
但是股价在高位的时候,没有持续的利好就是利空,挡不住有人认为其他环节会受影响,或者单纯在别人跑之前先跑。
最近这种“好公司高位盘整”的现象会持续出现在很多行业里,所以有必要跟大家聊聊怎么应对这种状况,搞不好就来一根大阴线,高位利润回吐很是肉疼。
应对这种情况,我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去考虑:
第一,对行业的基本面判断,这条最重要。
以隔膜企业为例,最近的产业数据是隔膜处于供需偏紧的状态,而且由于9月份和10月份下游电池厂排产的环比增加,头部隔膜企业持续满产,且湿法和干法隔膜价格相较上周均有小幅增加:
长期来看,隔膜环节的竞争格局在锂电四大环节里是最高,且恩捷股份作为龙头公司,采取的策略是利用“设备获取难度大、行业重资产、扩产周期长”的优势,不大幅提价,防止高利润引入新的竞争者。
长期和短期,隔膜行业的核心逻辑没有大变化。
相反有些行业在限电之下,基本面逻辑就有所动摇,除了昨天说的部分周期股跌是因为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踩刹车,下游需求会受到抑制之外,还有比如今天中远海控大跌,也因为国内停产,导致发出到海外的商品可能减少。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些都已经是市场的公开逻辑了,在锂电行业长期降本的大趋势下,隔膜长期涨价也是不现实的。
第二,当前股价所处的运行阶段。
昨天也解释了很多的涨价都是短中期的产能错配,现在风光无限的锂电和光伏,前几年都是在亏掉裤衩的情况下,熬走了竞争对手,产能得到出清之后,忽然迎来了需求的大爆发,对手上产能跟不上,导致相关公司业绩和股价齐飞。
同样,短中期股价的上涨,也是股价运行周期和基本面周期的错配。
在明白了基本面所处的周期之后,我们需要大概感知一下股价所处的周期。
从行业的角度讲,老大哥宁德的市值是1.1万亿,22年和23年的动态PE分别是60倍和43倍,同样作为竞争格局媲美宁德的恩捷股份,22年和23年的动态PE分别是60和45倍,跟宁德相当,隐含的要求是差不多未来两年复合增速要在50%+左右。
而且此前新能源车是不断有高景气排产数据报道,但是行业指数已经开始横盘了两个月,行业整体对利好,是略有钝化的。
未来两年新能源车整体的复合增速差不多也是在30%~50%左右,龙头公司取得50%的复合增速,我认为概率是比较大的。
比如恩捷规划的出货量,今年大概在30亿平米,明年是45~50亿平米,后年是65~70亿平米。
单纯靠量的增长难以实现复合50%的增速,扩产之后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降低、高利润率涂覆膜产品占比提高,以及对价格接受度更高的海外客户营收占比提高,能够对利润进行弥补。
不过要大幅超越市场预期,我认为概率也不大。
比如制造业企业的扩张有边界,规模大了之后带来的管理成本等也会上升,这需要我们密切关注恩捷的毛利率,以及隔膜的价格。
对于这种明星股,机构的跟踪是非常紧密的,昨天恩捷的龙虎榜,买五和卖五全部是机构。
我不认为散户能够在这种明星股上,对机构取得什么信息优势,做到理解机构的行为,就不错了。
综合行业龙头和行业指数的整体估值,以及恩捷自身的情况,我认为恩捷的股价周期,跟它所处的基本面周期,是比较契合的。
换句话说,预期打得足,确定性也高。股价的波动受到市场情绪影响比较大。
那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操作呢?看第三条。
第三,策略里对这种情况的处理。
不同的投资策略,对这种“基本面和股价运行周期大致匹配,且行业指数持续盘整”的情况,处理方法也不同。
假如新能源持仓本身也不高,而且追求确定性,那我认为持有恩捷这种高确定性的龙头,忽略短期的波动,也ok,甚至如果股价回调了20%,还可以考虑买到自己心仪的仓位。
这种情况也适用于现在没有锂伏导仓位的小伙伴,限电带来的需求也只会延迟,不会取消。
如果这一波限电,加上节前避险情绪浓厚导致大跌,我觉得是可能出现一些中期机会的。
如果新能源持仓占比较高了,就需要做一些减仓操作,来规避高位的波动风险。
甚至如果研究能力强的,可以在新能源内部做持仓调整,比如恩捷也在做铝塑膜,铝塑膜这个行业被日本企业垄断,国内有几家公司在慢慢开展国产替代。
平时如果对恩捷研究多了之后,后续进行跟踪就可以了,研究重点就可以放在这些可能存在预期差的环节之上。
上面这三个步骤,我觉得可以推广到大部分的赛道股之上,包括现阶段光伏里也有很多公司,也处在跟恩捷类似的“不上不下”的尴尬阶段。
好多人说在市场里每天都很焦虑,涨了焦虑,跌了也焦虑。多一些理性思考,就能少一些焦虑。
......
今天就聊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