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晚上的消息。蚂蚁集团的实际控制人,马云被央行、证监会等等四个部门约谈了。
有点意料之外。
蚂蚁最近风头太劲了,公司就快上市了。
前段时间,马云的某些言论,还引起了金融圈很大震动。
马云说——
现在的银行吧,还是“当铺”思维,要抵押资产才能真正借到钱。
言下之意是,银行这操作太落后了。
马云这言论刺激到了不少人。
现在支付宝花呗借呗,对银行的信用卡、消费贷等业务,冲击还蛮大的。
我朋友圈的金融人士,对马云言论普遍不满。
监管这次的约谈,算不上严厉处罚。相当于是提醒蚂蚁要注意风险,要合规。
算是家长心态吧。
蚂蚁上市前,训诫一番,还挺有风味的。
...
又比如说张坤,二季度规模还是500亿出头,三季度就涨到760亿了...我在主动型、偏股型的基金经理里,选出了管理规模200亿元以上的。我自己也找了一些明星经理的报道,侧面印证,名单高度重合了。比如有一篇报道列了10位基金经理,其中有9位,都在这张表格里。我之前提到过四位基金经理,朱少醒、张坤、谢治宇和葛兰。
其中前三位是任职8-15年的老将,葛兰小姐姐是后起之秀,中生代。看基金经理的年化回报,越是年轻、管理时间短,年化回报就越夸张。
但是一旦走过一轮牛熊周期,管理期限达到了8年、10年以上。时间越久,经历越多非常凶险的行情,很多人闯不过来。这个表示,你买了基金之后,最糟糕时,它往下跌了多少。表格里任职10年以上的老将,只有中欧的周蔚文,把最大回撤控制在了40%以下。
经历了2008金融危机、2015年牛市崩塌、2018年股灾、2020年初疫情危机....
但就算这样,他今年还是赚到了56%,平均年化收益还是22%。我个人比较喜欢那种,长期业绩好,回撤控制的也好的选手。名单里面也有可能有一些人,名不符实了,规模是借风口卖出来的;或者销售比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