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行业中,芯片和系统是最难克服的技术,目前为止,具备量产14nm芯片的国家不超过6个,拥有自主操作系统的国家更是凤毛麟角,而中国就是其中之一。和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在芯片和系统研发起步很晚,加上外部不断限制,对自主芯片的研发造成阻碍。好在国产科技公司不断投入技术研发资金,并且吸引到了全球芯片人才,这才逐渐缩小技术差距。保守估计,中国芯片的整体实力,落后西方国家大概有15年之久,但这并不要紧。
要知道,种下一颗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中国现在已经全速开发自主芯片和系统,技术虽未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已经缩小差距,毕竟研发芯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芯片巨头,华为海思扛起了大旗,一度成为亚洲第一大芯片设计工厂,全球首发首款人工智能芯片麒麟970,也有自主的5nm芯片,这是华为手机建立产品优势的关键。只可惜,随着芯片代工、EDA软件被限制后,华为眼前困难重重。
这时候,大家希望国内能有厂商可以站出来,为华为分摊一下压力,一同提升国产芯片竞争力。如今来看,第二家“海思”诞生了,扛起了“自研芯片”大旗,跻身世界头部芯片队列中,它就是展锐。很多人对展锐还有些陌生,很多国产手机也没有搭载展锐芯片,展锐在4G时代的确没有太多存在感,芯片研发能力也不敌联发科和高通。但到了5G时代之后,展锐一鸣惊人,加强技术体系的研发投入,并取得了显著进步,研发出了一系列的高端5G芯片。
近期,展锐举办主题为“人民的5G”的线上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唐古拉T770和唐古拉T760,这两款芯片已经正式量产,量产质量更是达到500ppm的行业最高标准。配置方面,唐古拉T770集成八核心CPU,AI算力高达4.8TOPS,支持4K 60fps视频编码,最高支持1.08亿像素摄像头,已经可以满足国内中高端5G手机需求。唐古拉T760则是四核CPU,最高支持4K 30fps视频编码、6400万摄像头,面向中低端手机市场。
值得肯定的是,这两款芯片是全球第一个成功回片的6nm芯片平台,展锐强调,相比上代产品性能最高提升100%以上,集成度提升超过100%,功耗降低37%,5G速率提升30%,可以说是实现翻倍升级。强调的性能,离不开高端的工艺制程,唐古拉T770和唐古拉T760都是基于6nm工艺打造,这两款芯片的出现,标志着展锐已经具备先进制程芯片的研发能力,为下一代5nm芯片奠定基础,国产芯片未来可期。
据需,展锐还有完整的5G平台套片,比如说5G射频等,均已经达到量产水平,在电源管理芯片、收发器芯片、互连芯片上均有布局,多款芯片通过了三大运营商的技术验证。客户方面,展锐已经向国际巨头诺基亚供货,很多平板电脑用的就是展锐芯片,中兴、海信、海信通等也都准备了基于唐古拉T760的手机。接下来,中国电信云手机天翼1号2022将全球首发搭载唐古拉T770,助力国产芯片产业发展。
除了发力手机芯片市场外,展锐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设备上也有所布局, 芯片产品趋于多元化,覆盖到方方面面。看得出来,展锐正在探索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诠释了什么叫做厚积薄发,一款又一款自研5G芯片发布,助力国产芯片产业发展,有了展锐、华为海思这些国产巨头后,国产自研芯片的大旗绝不会倒,支持一下吧。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