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蕊(左)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学习产品质量数据收集工作。姚雪青摄
张春霞在缝制针织衫片。李梅摄
刘广顺正在进行叉车作业。贾丰丰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据测算,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达1662万人,规模创近年新高,促进就业任务更加繁重。当前稳就业面临哪些困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各地各部门有哪些帮扶实招?本期“体验”栏目聚焦3位就业者,一起倾听他们的就业故事。
——编者
南京中医药大学应届毕业生糜蕊——
“见习岗位给了我机会”
本报记者姚雪青
打开电脑、翻开笔记、找出资料……上午8点半,23岁的糜蕊早早来到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她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正在这家公司见习。这个星期,她领到了一项新任务:协助收集一种注射剂产品年度质量回顾涉及的信息和数据。
“产品质量回顾分析,不仅是我们部门的基本任务,也是作为新人了解企业产品的重要环节。”糜蕊的带教老师、同事端芳,耐心讲解报告的基本要素以及数据收集的注意事项:数据来源于哪些部门,需要收集哪些类型的数据,对接人是谁等。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