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参观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
柏杨湖景区
壮美的“小三峡”
仪陇三条沟村
量身定制开发红色文创产品
7月21日,外地游客赵家超在游览朱德故里景区后,感触颇深地说:“此行让我直观深入地了解到朱德元帅波澜壮阔的一生,让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敬仰之情更加强烈。”
“随着红色旅游景点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现在平均每天有10多个研学团队到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馆长陈良平介绍,今年上半年,景区接待游客近130万人次。
朱德故里作为5A级旅游景区,已经成为仪陇县红色旅游的“金字招牌”。朱德故居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在景区修建一座高规格的红色演艺剧场,创作红色文化演艺节目。同时,开发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了“朱德长征路线图雨伞”“朱德行军壶”“朱德剪纸像”及笔记本等一批文化性与实用性皆具的文创产品,将馆藏文物以文创产品的形式展现给公众,让朱德精神看得见、摸得着。
农旅融合乡村休闲好看又好玩
7月20日傍晚,雨过天晴,暑热被带走。仪陇三条沟村,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一群儿童赶着羊群走在开满鲜花的乡间小路上,小羊的咩咩声和儿童嬉戏声回荡在村子里。放羊,喂养兔子,做农家饭,田间劳作……三条沟村作为仪陇夏令营集训生活基地迎来一批批学员。
近年来,仪陇按照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县”的目标定位,强化文旅、农旅、商旅融合发展,对自然风光、传统民俗等旅游资源丰富的村落,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彰显特色”原则,分村编制乡村旅游规划;打造“旅游+扶贫”“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的乡村旅游A级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示范带。
县城周边的日兴镇白塔九湾村、新政镇安溪潮村、新政镇杏子坪村等,也成为仪陇县乡村旅游目的地、农耕文化体验基地和研学旅行基地。马鞍镇险岩村桃花节、铁山村挖藕大赛等节会常态化开展,丰富了乡村旅游业态,让仪陇走出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融合发展之路。
全域旅游构建“一核两城三线”
距离马鞍镇琳琅山风景区六公里的柏杨湖,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水域面积达3500亩,一座座小山丘错落有致的排列于轻盈平静的湖水中,形成一幅幅壮美的“小三峡”画面。沿着湖区游览绿道漫步,只见湖中有山丘,山中有峡谷,谷中有飞瀑,湖水色如翡翠,峡谷清幽秀美,瀑布飞湍流急。
仪陇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核心景区,辐射带动马鞍古镇、柏杨湖及周边乡村旅游业发展,着力打造集红色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健康医养等业态于一体的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
翻开《仪陇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确立了以朱德故里景区为龙头、A级旅游景区为支撑、旅游新业态产品为补充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擦亮“将帅故里·红色仪陇”旅游名片,着力构建“一核两城三线”(“一核”指朱德故里景区,“两城”指新政、金城旅游城,“三线”指新马线、新金线、金马线乡村旅游带)的全域旅游大格局。
仪陇记者站记者尹小丽文/图
相关新闻
“景区带村”助民增收
盛夏时节,群山环绕中的朱德故里景区内,林木葱茏,花草馥郁,空气清新。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带火了景区的餐饮、民宿、农副产品和小商品销售等。
近年来,仪陇县充分利用朱德故里景区这张名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打造“+旅游”“旅游+”新业态,以“建设一个景区,致富一方百姓”为目标,坚持以景区带动为抓手,积极探索“景区带村”旅游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20年,朱德故里“景区带村”旅游扶贫被世界旅游联盟列入旅游减贫示范案例。
朱德故里景区以旅游产业、客家文化为载体,积极带动景区及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民宿、传统小吃等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业态,先后建成农家乐36家、民宿19家、摊位47处、文旅小店30多家。
“为让景区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村民,我局与仪陇久平劳务派遣公司确立合作关系,针对景区岗位需求,对口引导村民就业。”朱德故居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景区创设观光车驾驶员、安保员、服务员、保洁员等200余个公益性“门前就业”岗位,并免费指导村民自建农家乐、民宿和开设摊位、小店等130家,促进村民增收。
仪陇记者站尹小丽汪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