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棣无处不逢花。”走进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村道宽敞洁净,民居整齐排列,一条3.6公里长的环村公路串起花的海洋,蔚为壮观。
这个获得“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的美丽乡村,20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当时的棠棣村,杂物乱堆乱放,村民们为了种养花卉方便,把露天“农家肥”置于房前屋后,人居环境差,治理难度大。
2003年,随着“千万工程”在浙江全省深入推进,一场村庄环境整治行动也在棠棣村火热开展。
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坦言:“起初大家环保意识不强,只顾自家方便。想要改变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并不容易。”
发挥“头雁效应”,形成示范引领。刘建明带头拆除了自家花圃的两个粪坑,再同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户做工作。经过系统整治,全村共清理拆除“两堆一坑”(柴堆、草堆、露天粪坑)1800多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以解决老大难问题为起点,棠棣村不断拓展环境整治半径:修缮近1万平方米的危墙,修宽道路,整治杆线,亮起路灯,村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
“村子美了,我们的干劲更足了。”棠棣村兰花共富工坊负责人童水标脸上挂满了笑意。
棠棣村因花闻名,素有“千年兰乡”的美誉。随着村居环境改善,一座数字兰花共富工坊拔地而起。村里运用数字化手段,着力做好“兰花”这篇大文章。从智能培育到直播出售,一朵小小的兰花成为村民手中的致富花。
早上七八点,童水标像往常一样点开“温室管家”APP,兰花共富工坊内的温度、湿度等数据一目了然。当日照强烈时,顶棚的一、二层遮阳帘便自动运行;当需要浇灌、通风时,喷淋、风扇等装置便自动运行,确保兰花生长处于舒适环境。
转载:中•华•网